一七五章 杀人如草不闻声-《地道战之一代功枭》
第(2/3)页
这个过程绝不能停止。
何况,苏俄在一旁虎视眈眈,如果一旦不能迅速解决中国,帝国就危险了。
好半晌,武藤信义长出了一口气,命令道:“给北平总领馆发报,限今晚子时,中国政府必须给予明确答复,否则,皇军将发起进攻。”
参谋官记录完毕,出去后,武藤信义又开始生气,他想到了板垣征四郎这倒霉孩子。
板垣这倒霉孩子,平时看上去挺精挺灵的,可去了天津之后,事情做的简直一塌糊涂,没一件事儿做的有人模样。
武藤信义当即又传令,让板垣去菲律宾德国考察,调土肥原贤二过来接替板垣,出任天津特务机关长。
江西,九江,蒋委员长正在亲自指挥对牯岭红军的围剿。
第四次围剿总体上已经失败,但对一些小股红军依然不能放过,这次清剿牯岭红军,是挽回颜面之战。
巨大的作战地图前,蒋委员长凝神伫立,一派千古大将之风。
蒋委员长正看着呢,忽然,侍从副官急匆匆地走了过来,禀告道:“委座,北平来电。”
这会儿,蒋委员长心头最挂记的不是眼前要剿灭的红军,而是北方的平津前线。
接过电文一看,一向泰山崩于前而色不变的蒋委员长,脸色登时就变了。
“娘希匹!**包藏祸心,可诛,可诛!”
背着手,在作战室里来回走了十几趟,蒋委员长突然停下脚步,命令道:“回电:国家存亡之际,兄当历万难,挽危局于即倒,务使和谈成功,切切!”
看着老蒋的回电,黄郛、何应钦和黄绍竑都沉默不语。他们哪一个不是读大书的,对中国的历史那是清楚的不能再清楚。
从大宋朝开始,在北方蛮邦异族的刀口下签定盟约的代表们,无一例外,都被写在书上,人们指着他们的名字,骂出来的都是同样两个字:汉奸!
第(2/3)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