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十四章 交底-《地道战之一代功枭》
第(2/3)页
千里迢迢,风霜雨雪,一番辛苦自不必说,到了重庆,卢文昭重新办厂,他不计利润,招收了重庆的500多个难民进厂做工。
当年的《新华日报》的记者报道,为了支持抗战,卢氏的举华棉织厂几乎是零利润生产。
当时的报纸与电台很是表彰了卢文昭一番,政府负责人也信誓旦旦地承诺:“抗战胜利之后,一定加倍补偿卢先生的损失。”
卢文昭这一做,就是八年,但是,他却万万没有想到,抗战胜利之后,国民党政府的补偿成了一句空话,签订的协议也成了一张废纸。卢文昭前去理论,当年承诺的负责人闭门不见,政府职能部门却矢口抵赖,说政府从来没有过这样的承诺。
而且,更为严重的是,举华棉织厂举债经营多年,已无力继续经营下去,就要关门停产。消息传开,工人们就开始抢夺工厂的机器设备。卢文昭闻讯前去阻拦,竟被乱砸乱抢的工人们踩踏成了重伤,卢文昭住进了医院。
举华棉织厂遭此抢劫,很快成了一片废墟。卢文昭出院之后,万念俱灰。是啊,他当年救济过的工人,竟然成了破坏他工厂的乱民。答应过给他补偿的政府,竟然也矢口赖账。他出院后,在报纸上发表了一篇心酸感慨的文章,他在文中凄怆地质问:“有谁能告诉我,是先有鸡,才有蛋?或者,是先有蛋,才有鸡?还有谁能告诉我,是先有这样的国民,才有了这样的政府?或者,是有了这样的政府,才有了这样的国民?”
悲愤填膺,直似天问,却无人应答。
卢文昭和张越明的遭遇虽然不同,但其实质又何其相似,他们的遭遇都直指人性最残酷最深刻的一面。
现在,两人都在,韩立洪心头受到的触动更深。
心头沉郁,韩立洪道:“卢先生,客气话我就不说了。第一件事,我需要您建一所西医院。”
保定城已经一所外国人办的条件很好的教会医院,韩立洪为什么还要他办?卢文昭一时没有反应过来。
韩立洪解释道:“如果日本人来了,那我们与日本人的战争必将残酷至极,而救治伤员毫无疑问将是极为重要的。”
卢文昭反应过来,他点了点头,道:“好。”
韩立洪道:“如果日本人来了,我们就可把医院整个搬到这儿来。此外,还可借医院的名义储存大量的医药物资。到时,我们不仅可以满足自己的需要,还可以给其他抗日的力量提供帮助。”
卢文昭干脆地道:“没问题,还有什么?”
韩立洪道:“我们需要制作武器弹药的简易工具设备和经验丰富的大师傅。”
愣了一下,卢文昭道:“韩先生要制作什么样的武器弹药?”
第(2/3)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