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十五章 连城根据地-《猎日1931》


    第(2/3)页

    在实行冒险主义的进攻遭受挫折后,李德又畏敌如虎,实行处处设防、节节抵御的军事保守主义方针,大量构筑防御工事,规定红军的基本任务是以阵地防御结合短促突击,迟滞敌人的进攻。

    “福建事变”爆发时,如果将红军主力突进到以浙江为中心的苏浙皖赣地区去,把战略防御转变为战略进攻,迫使敌军回援其根本重地,粉碎敌人的“围剿”计划并援助福建人民政府,那样的结局肯定会让老蒋心力憔悴。

    可惜的是当时**中央刚经过肃反运动,博古和李德在军事指挥上一味仿照苏联的军事作战方式,将红军主力西调永丰地区进攻敌人的堡垒线。蒋介石在武力解决“福建事变”之后,将进入福建的部队组成东路军,以蒋鼎文为总司令,进一步完成了对中央根据地的包围,随之发起进攻。红军各部在之后的作战中遭受重大伤亡,广昌、建宁等地被敌占领。

    历史上在1934年7月上旬,**分个方向,依托堡垒向中央根据地中心区发动进攻。博古和李德采取六路分兵,全线抵御,给敌人造成各个击破的机会,结果不仅未能制敌,反而为敌所制,直接导致了红军第五次“反围剿”的失利。

    这里要说一下国民党的“飞将军”蒋鼎文的情况。1895月,蒋鼎文出生在一个农民家庭,10 岁时入私塾读书,15 岁时进入县立中学就读。1911 年秋,武昌起义爆发。年仅 岁的蒋鼎文立即投笔从戎,参加了杭州学生军。第二年,他转入绍兴大通陆军中学堂,旋入浙江讲武堂学习军事,毕业后,被分派到浙江督军公署守备队见习,后升为排长、连长。1917 年,护法战争开始,蒋鼎文前往广州,加入了孙中山领导的革命队伍行列,1921 年任孙中山大元帅府参谋部中校副官,第二年升任上校参谋,年仅27 岁。1924月,黄埔军校成立。蒋鼎文辞去大元帅府上校参谋之职,甘愿去黄埔军校屈就第一期学生队中尉区队长,军衔降了4 级,可见当时黄埔军校对年轻有为军人的吸引力。由于蒋鼎文有早起的习惯,经常被校长蒋介石碰到,给蒋介石留下了"勤奋"的印象。1924 年秋,军校举行野外演习,蒋鼎文任连指挥官,更加深了蒋介石对他的良好印象。这年10 月,他被蒋介石提拔为军校教导团第一营少校副营长。从此,蒋鼎文官运亨通,成为蒋介石手下一员得力干将。从1925 年至1929 年,蒋鼎文由少校营长连升数级,一直升到中将军长。

    1930月,中原大战爆发。蒋鼎文率部与冯玉祥军队作战。在蒋鼎文这次军阀大混战中,蒋鼎文部奔走于陇海、津浦两线及其中间地带,行动迅捷,飘忽不定,被称为"飞将军",颇受蒋介石赞赏,是蒋介石的"五虎上将"之一。10 月,阎锡山、冯玉祥联军战败,大战结束。

    蒋鼎文与另外两个军长顾祝同、上官云相会师郑州,聚兴豪赌。蒋鼎文一夜输光了全师官兵3 个月的薪饷。第二天,军需处长需要发饷,蒋鼎文两手空空,急得团团转,只好硬着头皮去见蒋介石。蒋介石大怒,立即命他向顾祝同等讨回输款。但顾推说,钱已作为犒赏发给官兵了。蒋介石无奈,只得给蒋鼎文一张5 万元的支票,帮他渡过难关。

    1931 年至1935 年,蒋鼎文追随蒋介石,参加"围剿"中国工农红军。1931月,蒋任第四军团总指挥,率第九师、第五十二师,进入江西,参加对中央苏区的第三次"围剿"。蒋部先后在老营盘、方石岭等地被红军击溃。

    1933 年11 月,蒋介石急命蒋鼎文率10 个师进入福建,大举围攻十九路军。出发前,蒋介石向他暗示,如按期拿下福建,可以福建省主席之职相许。重赏之下,必有勇夫。蒋鼎文不遗余力,施展各种手腕,军事政治并举,只用了不到一个月时间,就占据福建全境,搞垮了福建人民政府。但是,事成之后,蒋介石并没有立即将福建省主席的肥缺赏给他,而是派他担任"剿匪"总司令,继续对中央红军进行第五次"围剿"。

    ps:本书签约……!疯道的动力来自于大家的支持!qq:82389 qq群号:55535284

    吴宇也打算趁这个机会和红军搞好关系,但是对方的意图不明也不好意思先开口,还是用实力来说话吧!在观看完部队操练之后,吴宇吩咐叶挺安排一场实弹射击。

    实弹射击的奢侈程度让寻淮洲和乐少华乍舌不已。一个步兵旅在演习中消耗的弹药量,比红一方面军的几千人打一仗消耗的还要多,负责组织训练的叶挺告诉他们,这也只是一般规模的部队实弹演习。

    参观完演习,寻淮洲和乐少华都意识到这支部队非同一般,如果和他们作战,红军取胜的希望几乎没有。
    第(2/3)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