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百六十二章 印度的新式坦克-《超级军工霸主》


    第(2/3)页

    穆沙拉夫对于中国新式武器装备在印巴边境冲突中的表现侃侃而谈,卢嘉栋也是听得仔细。从这整体上来看,以78式系列枪械以及便携式火箭筒为代表的新式武器在巴基斯坦手中表现优异,不但发挥了武器装备应有的性能,而且还根据实际情况开创出不少新战术。

    诸如谷底伏击战的火力配置。山地防御战当中便携式火箭筒的使用等战术,都很有借鉴意义,当然穆沙拉夫在讲述辉煌战绩的同时,也指出这些新式武器装备的不足,最主要的是集中在人体工程学上。

    不管怎么说,这些新装备的研制之初就是依照中国人的平均体质进行设计的。并没有考虑其他人种的使用习惯,因此,这些装备在中国人手中或许用得比较顺手,可是在身材比较高大的巴基斯坦人或其他欧美人种那里就有可能出现操作不便的情况。

    可无论是优点还是不足,卢嘉栋都认真记在心里,待到回到国内再进一步继承和改进,而坐在对面的穆沙拉夫见卢嘉栋如此认真的模样,不由得向其投去赞许的目光,想想自己在卢嘉栋这么大的年纪时,

    在同龄人当中也不可谓不优秀,但依然做不到如同卢嘉栋这般严谨求实的认真态度,在现在的巴基斯坦年轻一辈中,更是难找出一个有如此品质的人,想想如果中国的年轻一辈都如卢嘉栋一般,那中国的未来将难以想象.......

    “只可惜是个轻武器的设计师,要是重型武器设计师该多好呀!”想着想着,穆沙拉夫的心中不由得暗叹一句,随后穆沙拉夫的心中不免生出些许的遗憾,这样有着无限创造力的天才,怎么就投身于轻武器的研制和生产呢,要是一开始就涉足重型装备制造领域,那凭着卢嘉栋无与伦比的创造力,会研制出怎样的武器装备呢?

    “我这是怎么了?”也不知想了多久,飞扬的思绪又被穆沙拉夫的理智给拉了回来,研制轻武器的人,怎么可能懂得重型装备的研制情况,两者在兵工科学上根本就是两个独立的学科,就好像并列的两座高山,想要攀登只能在二者选其一。

    而卢嘉栋明显是选择轻武器这座高山,按照他的才智或许将来也会想着转向重型装备,可即便如此,那也得等卢嘉栋从现在的这座山退下来,再从零开始攀登重武器研制的山峰,除非卢嘉栋有分身术........

    “唉!真是可惜了,要不然巴基斯坦就能多一个选择的余地了........”穆沙拉夫嘴里默默的念道这么一句,随后用叉子叉起一块牛肉,放在嘴里嚼了起来,虽然在牛肉浓郁的口感刺激下,穆沙拉夫的遗憾之心稍稍有所缓解,但满怀心事的神情却依旧挂在脸上。

    卢嘉栋本来是个严谨细致的人,见到穆沙拉夫如此,虽说不知道他心中所想,但依然能够揣测得出他心中必然有无法言说的忧虑,对此卢嘉栋没有心思去询问,毕竟穆沙拉夫忧心的可能是本国内部的事,他一个外人怎么好打听!所以当穆沙拉夫说完,卢嘉栋便笑了笑,随口夸赞道:

    “武器装备是一方面,人员素质也是一方面,如果没有巴基斯坦军人出色的技战术能力,旺盛的士气以及英勇顽强的牺牲精神,即便是武器装备再先进也是无济于事的!”
    第(2/3)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