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十一章:拍马有术马吉翔-《重振南明》
第(1/3)页
永历四年的三月中旬,气温已经明显回升,而岭南地区闷热潮湿的气候也再次席卷归来。热浪滚滚之际,咱们的永历皇帝,满朝文武的“圣天子”,“大明百年未有之明君”朱由榔,也终于站到了三水县西面的北江河岸。
且说,经过李来亨和李元胤的一番筹划,整个肇庆府城除了两千留守兵马和维持大军后勤军需的文武官员之外,已经几乎被全部掏空。党守素,李建捷所部的三千京营,李来亨所部的三千忠贞营,还有李元胤所部的三千多粤西明军组成了一支浩浩荡荡,顺江而下,号称雄兵五万的“东征大军”。
当然,这其中必然也少不了朱由榔在朝堂上力排众议,把一群劝他不要冒进,千万不可脱离城池,野外浪战的大臣给压制住了。
这些大臣虽然开心的时候,经常一口一个“圣天子”,一个“大明百年未有之明君”,简直就像是朱由榔的迷弟粉丝一般。可一旦朱由榔和他们说要打仗了,还是野外扎营,和清军隔河对峙,那事情就得另当别论了。
所幸,朱由榔够硬,朱天麟和王化澄等人也是听话的。不然,没有这一唱一和,事情还真的不好控制,满朝文武的这悠悠之口,恐怕也真的很难堵得住。
不过,朱由榔也并非轻敌冒进之人,李来亨和李元胤同样十分谨慎。他们之所以选择三水县作为反击清军的战场,恰恰就是因为“三水”二字。
要知道,永历一朝虽然除了一直被排挤的“忠贞营”之外,没什么能打的兵马,但总归是有会打仗的人。李元胤身为粤西诸军的实际统帅,南征北战多年,当然也不会将肇庆的屏障——三水县城拱手让人,这才有了如今还不算糟透的局势。
而且,“东征大军”虽然号称雄兵五万,但谁都知道真正能战的兵马不到一万,就算加上三水县里面的两千守军,也不过一万一千多。若是没有这“三水”作为屏障,李来亨和李元胤还真的不敢让朱由榔亲临战场,只会自己带着兵马前来。
换言之,朱由榔和朝中的大臣们之所以能达成妥协,其实还是因为“退避三水”之策——若耿继茂大军进抵三水县城下,表现不强,皇帝陛下和文武百官则驻扎在北江西岸的“北江大营”,但若是耿继茂大军强势,则再退一河,驻扎在绥江西岸的“绥江大营”。
只能说,得亏朱由榔一直坚持,李来亨和李元胤也是敢战勇战的。否则,和这些胆小如鼠的虫豸在一起,明军绝对不可能敢和清军一战,大明也迟早要亡。
而除此之外,朱由榔在和李来亨,李元胤等人敲定作战的具体细节之时,其实也还是有了约定的——若是清军的兵马超过一万,广西的援军抵达之前,以“东征大军”当前的实力,确实是打不过,那朱由榔依旧要退到“绥江大营”。
但这和朝中那些大臣们的畏缩退却,不思进取又不一样。
虽说一样都是要求稳妥,谨慎行事,可前者是能战则战,不能战也必须得战,只是关乎大明江山,作为天下抗清旗帜的永历皇帝,安全必须得到保障。而后者,则是打着稳妥的旗号,本质上就是想要逃跑,不敢一战,正所谓“曲线救国”。
朱由榔哪里能不明白这些人的心思,他又如何能让这些人得逞?但他如今还没有真正建立起可以压倒一切的功勋,也还没有真正打败清军,所以暂时还不敢将这朝堂清空,重新搭起一个新的舞台,新的班子罢了!
第(1/3)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