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32章 恶人得磨-《重回嫁给知青那年》


    第(3/3)页

    信,苏大有当然信,“那冒头以后呢?”

    “那就跟她谈条件啊,她想不想让人养老,还是和两间房子过?苏建平死了,丰秀英没有义务养婆婆,有义务的就是她孙子,那么点能养老?还不得靠大队?

    她要是不同意好办,不准享受五保户待遇,让她自己劳动自己挣饭吃。”

    别看现在还能干的动,挣那点工分真不够吃饭的,等什么活都干不动了,就老实了。

    苏大有得了主意就走了,家里还有个人等消息。

    事情就这么解决了,苏大有和大队长以及治保主任去的现场,砸开锁头,老太婆也不知道从哪个旮旯爬出来了,又哭又闹的,哭大队干部欺负她刚死了儿子,没人替她撑腰。

    得亏是乡里乡亲的,知道老太婆是个什么德性,不然都让她鼻涕一把泪一把的糊弄住了。

    按规定,苏建平的三间房子,妻子儿子母亲各得一间,这个是法律规定的,撒泼也没用。老太婆要想吃五保,她身后的房产归大队,吃、穿、住、医、葬大队管;不想吃五保,自食自足,大队也可以提供部分帮助。

    吃五保,你护下了万贯家产有什么用,还能带到那边继续花不成?

    最后老太婆就松口让出了两间房子,从中间立堵墙隔开,另外开个门。当然她也是有条件的,小明得姓苏,改嫁了也得给老苏家留根苗。

    老太婆决定吃五保,丰秀英也不是绝情的,答应每年给老太婆五块钱赡养费,前提是前婆婆不能闹,不讲理立马取消。

    这个解决方案还算圆满吧,丰秀英自掏腰包请了人,在中间垒了一堵石头墙,够高,得有两米高,看不见彼此日子还能好过一点。

    安排妥当,丰秀英才来刺绣厂上班,没了男人她才觉得日子有盼头了,过的日子才叫日子。

    又过了几天,厂房墙面抹好了,地面打好了,套起了院子,安了大门。目测不用一个月就能投入使用了。

    远在北疆的楚副营以一己之力促成了一件事,邀请优秀军人家属参观团装备、团史长廊等场所,让军属零距离感受绿色军营,见证团队发展建设成就,加深对军人职业的理解和认同。(素材来自于网络)

    数次受表彰的楚副营家属苏忆安,也在被邀之列。


    第(3/3)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