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19章 进驻昌乐县城-《大明第一武夫》


    第(2/3)页

    “另外,现在可以确定,清军没有占领昌乐,明日一早,我军向昌乐进发,进驻昌乐,再作计较。”

    昌乐县隶属青州府,与益都近在咫尺,相隔只有三十里路程。

    从潍县出发前,朱云飞叫来宋庆吩咐道。

    “你现在率领斥候,与李之芳的骑兵,立即出发,抢先一步进入昌乐,控制城防。”

    “封锁城池,从你们进入城池的那一刻,昌乐城中,任何人不得进出。”

    “卑职遵命。”宋庆跟着李之芳,率领一千骑兵,抢先一步进驻昌乐。

    目的就是防止城中有建奴斥候存在,朱云飞寻思了一个晚上,要想破敌,昌乐城是关键。

    所以控制昌乐城,防止泄露消息,这将关系到朱云飞的战略部署。

    李之芳和宋庆率领的一千骑兵,其实还是一支骑马的步卒。

    算不上正在意义上的骑兵,但用来赶路显然是绰绰有余的。

    为了保存士兵的体力,朱云飞军中现在有三千匹战马。

    用来托运粮草,和拉运莱阳城的十二门红夷大炮。

    现在这十二门大炮,全靠车马拉运,否则靠人力抗的话,非得累死不可。

    朱云飞率领步卒,从早上出发,一路急行军,在半夜才赶到昌乐城。

    李之芳、宋庆率领的骑兵,午后就赶到了昌乐。

    昌乐先后遭到清军两次过境烧杀抢掠,如今城中不说一片废墟,那也是一片狼藉。

    三万多人口的城池,如今逃得的逃,抓的抓,死的死,已然不足万余人。

    而且大多数是老弱病残,因为他们实在跑不动。

    还有他们也没有钱粮,甚至连建奴鞑子都懒得砍杀他们。

    白天李之芳入城之后,就把所有人集中到了东城安置,以便甄别其中存在奸细。

    当然,安置不是空话,李之芳派出一百士兵,负责维护治安,搭建粥棚,对于这些饱受战乱之苦的百姓,进行了实打实的接济。

    虽然是半夜入城的,一大清早朱云飞就带队,来到东城看望这些百姓。

    “宋琬,派人把军中鱼干,分发一些给百姓下粥。”

    “赵原,看看军中有些没有多余的衣衫和靴子,拿一些给那些衣不蔽体的百姓。”

    看着眼前这些衣衫褴褛,面黄肌瘦的老弱妇孺,朱云飞不由感同身受。

    虽然他现在无法做到,让百姓吃饱穿暖。

    但能够做一些力所能及的事情,他是责无旁贷的。

    毕竟这些都是大明的百姓,是炎黄血脉,是自己的同胞兄弟姐妹。

    朱云飞一直坚定的认为,一个国家的强大,一定是民众强大。

    若是国富民弱,这样的朝廷,一定不会长久的。

    “卑职遵命。”宋琬,赵原这些莱阳举子,虽然没有具体官职。

    但却都被朱云飞任命了校尉头衔,跟随在朱云飞左右学习。
    第(2/3)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