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章 笔架山军粮被劫-《大明第一武夫》


    第(2/3)页

    “咱们要动用军饷给骑兵加餐,还得让副将黄邦堔点头。”

    “黄邦堔那里我去说,当年在潼关的时候,要不是我表叔(曹文诏)驰援他,这老小子早被闯军嘎腰子了。”

    朱云飞一个千总,能够在连山城横着走,把参将张天禄,游击将军汪翥支配的团团转。

    还不是有曹家这颗大树在,要知道曹文诏和曹变蛟叔侄俩,在皇帝龙案前,那也是挂了号的猛将。

    曹文诏虽然战死多年,可曹变蛟这个总兵官,却依旧活跃在第一线的。

    “有您出面,这事肯定成。”张天福立马换了笑脸。

    中秋节前夕,一场突如其来的暴雨,一连下了几天。

    因为山洪爆发,导致送往松山的运粮队伍,在连山耽搁了几天。

    负责运粮的明军参将汪起龙,在连山城内急得连连跺脚。

    张天禄亲率城中三千兵马,冒着大雨为运粮队伍修路。

    就连张天福和李虎,也带着骑兵上去了帮忙。

    “汪守备,松山前线的粮食,多少天送一次?”留守营地的朱云飞,见仅仅耽误了三天,送粮的参将汪起龙就急得跳脚。

    张天禄也不得不带兵,冒雨前往修通道路,这让他感到有些不可思议。

    毕竟粮草就囤积在笔架山,距离松山城不足百里,距离连山更是只有三十里路程。

    “前方十一万大军,每日所需一千五石粮食,十天送一次,洪督师可是有严令的,耽误一天就得受罚。”

    汪翥解释道:“如今耽搁三天,无论什么理由,汪起龙这次少不得挨罚,你说他能不急?”

    听完汪翥的解释,朱云飞这才明白其中利害。

    “汪守备,我要没有记错的话,笔架山应该是靠近大海的,这样的地方适合屯粮吗?”虽然笔架山距离连山,不过三十里路程,但朱云飞还真没有去过。

    不过,从张天福给他找来的地舆图,以及脑海里记忆中的后世地图,朱云飞知道笔架山属于近海之地。

    甚至涨潮之时的笔架山,就如同孤悬海外的岛屿。

    朱云飞实在有些想不通,洪承畴为何不把军粮放在连山,而是放在笔架山。

    “云飞有所不知,我军粮草,主要来自江南地区,因为路途遥远,光靠人力运输,费时费力,实在不便。”

    “所以陛下听取了漕运衙门的建议,从江南运来的军粮,都是从海路运上来,这样则要比陆地省时省力的多。”

    汪翥见朱云飞不明白其中缘由,倒也不奇怪。

    “原来如此。”朱云飞恍然笑道:“这么说,临海的笔架山倒是适合船只停泊。”

    “不错,我听说,督师大人也是这么说的。”汪翥点头附和道。

    朱云飞与汪翥一番闲聊,也就是一时好奇,倒也没有把这事当一回事。

    回到住处的他,摊开手中的辽东地舆图,又仔仔细细的端详了起来。

    这一段时间,这份地图,他看了已经不下上百遍,从洪承畴的行军布阵图来看,几乎没有半点漏洞。

    可为什么历史上松锦战役,明军大败,洪承畴这个明军主帅被俘投降了呢?

    这其中究竟发生了什么呢?

    这是最近朱云飞一直在思考的问题,正好现在他已经制造出一批火雷弹。

    所以他准备,等过两天雨停了,就带一批火雷弹去松山,让表兄曹变蛟见识一下火雷弹的威力。

    正好也借此机会,到前线查看一下具体的情况。

    “潮起潮落,我记得潮落之时,海岸线上,会出现数里宽的海滩面。”站在窗前的朱云飞,看着窗外滴滴答答的雨点,脑海中突然闪过一道灵光。

    “若是明军屯粮笔架山的消息,被清军获悉,沿海滩袭击而来,那会发生什么情况呢?”

    朱云飞脑补着这个情况,喃喃自语之下,越想越觉得有道理。

    目前明军主力云集锦州城外的松山、塔山、杏山一线,清军根本无可乘之机。

    但若是清军突袭了明军粮草,以目前明军在辽东的情况来说,短时间根本筹集不到粮食。

    正所谓三军未动,粮草先行。

    要是明军粮草一旦劫,即便百万大军也只有崩溃一途。

    想到这里的朱云飞,再也坐不住的就要往外冲。

    “云飞,马上就天黑了,外面又在下大雨,你这是要出去?”刚走出门口,朱云飞便与修路回来的张天福、李虎迎面相遇。

    “我要去松山,我要去见我表兄和洪督师。”朱云飞有些激动的说道。

    “云飞,发生什么事情了吗?”这会张天禄也从外面走了进来,摘下斗笠的他,听到朱云飞要去松山,他有些吃惊的问道。
    第(2/3)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