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342 叛道-《没人比我更懂穿越!》


    第(1/3)页

    “哈,哈哈。”

    教谕长气极反笑。

    他可算是听出来了,这宁国公,纯粹就是个来捣乱的!

    他觉得,宁洛大抵是有什么后手。

    或者说,宁洛很有可能,是拥有超凡的记忆力,背下了皇家经阁中的大多典籍。

    从而在金銮殿上技惊四座,得到陛下封赏御前博士的名号。

    得到封赏之后,这位宁国公忘乎所以,便要为天下师。

    这......

    只能说是飘了。

    教谕长自觉推衍出了一切根由。

    心想着,你难道以为,把功法经书背全了,就有能力教书育人?

    想什么呢!

    经义斋,分药方,丹法,意学,道经四科。

    本就是向藏书典籍之外的内容探索,哪怕你能将天下功诀倒背如流,却也不足以在经义斋中授课。

    治事斋,分丹,符,器,阵,傀,神,术,武,道九科。

    同样并非流于表面,毕竟江南书院提倡经世致用,治事斋更是注重达用之学,所有学科的授学都是以实践为主。

    背书,还真没用。

    教谕长摇了摇头,咬牙笑道:“宁国公有自信是好事,但我想,您这初来乍到,对书院还不太熟悉。而且又贵为国公,无需过于操劳。”

    “所以,看在您问鼎境修为的份上,要不,还是先传授药方一科。”

    “待得学生领会了您传授的学识,您再另开学科,如何?”

    言外之意就是,您这区区问鼎修为,也就只配教教药方呢。

    宁洛倒是揣着明白装湖涂,轻笑道:“没事,我不累,教书育人是我辈职责所在,有什么好累的呢?”

    教谕长老脸一黑。

    不过宁洛很快话锋一转:“但你说得也对,贪多嚼不烂,不如先教你们一手药方。等学生领会了,我再教其他的。”

    呵!

    教谕长心中冷笑:“还真把自己当回事了!等学生领会?哼,等他们发觉你胸无点墨,早就弃你而去咯!”

    当然,表面样子还是得做足的。

    教谕长笑道:“那行,宁国公,我这就找人给您安排洞府。”

    不过多时。

    宁洛便在道山清虚峰上有了自己的洞府。

    说来也是有趣。

    这江南书院,不仅授学体系特别,而且还颇有几分仙家宗派的观感。

    学生大可凭实力自行挑选洞府,也可以住在建好的修炼室中,甚至大可住在山下的飞云城。

    只要在讲师授学之时,齐聚讲坛足矣。

    洞府宽敞,且布设有聚灵大阵,可以自地脉之中抽取灵气。

    宁洛盘膝坐下,功法一直在持续运转。

    “归鼎境,即是以自身为鼎炉,化作培药之地。”

    “而熟成境,则是精气神三宝统摄,循环建构,圆润如一。”

    “本质上,或许与炼丹的原理相彷?”

    说来惭愧,宁洛虽经百世轮回,但对丹道却涉猎不深,甚至少有尝试。

    但他大体也能够理解。

    如若对应炼丹过程的话。

    归鼎境就是萃取灵物精华的步骤。

    而熟成境则是从精华到成丹的过程。

    但与炼丹不同的是,药方会受到天行纲常的规限。

    宁洛盘膝静坐,吐纳运气,现在时间处于己午交替之际,也就是阳时和阴时交替的间隙。

    灵气自喉管重楼吐纳入腹,先后经过上中下三丹田。

    直到午时到来,精气神循环建构。

    循环的过程中,炼化后的灵气便成了内灵,汇聚于气海之中。

    一月归鼎。

    效率其实已经很高很高了。

    但这是基于宁洛家财万贯,灵物唾手可得,甚至体质非凡的基础上,才从而得来的结果。

    “太慢了。”

    “还是不够。”

    “我......”

    “应该更加大刀阔斧地改动才是。”

    宁洛缓缓睁眼,停止了炼气的过程。

    药方没有问题,而且已然足以跻身,甚至超越万法界那三十六种无上药方。

    但......

    没有超出天道的规限。

    如果没有经历天齐宫之变,宁洛或许已经就此收手。

    但现在,他计划有变,修行的目的也与起初不尽相同。

    他要,开坛布道,创设道统。

    而且不是一般的道统,是能够将无终道与归真道拉下神坛的道统!

    只有这样,他才能够从道海的黑手中挣脱出来。

    “既如此,那我就得在现有天纲的基础上,再另外动些手脚。”

    “依照松阳所说,万法界的修行规则是观天之道,执天之行。”

    “天纲规限则是与天地合其德,与日月合其明,与四时合其序。”

    “天地,日月,四时......”

    “本质并非时辰。”

    “而是更为源头的大道规则,是阴阳,是四象,是五行......”

    宁洛摩挲着下巴,心中隐隐映照出了药方的蓝图。

    六阴时,六阳时。

    这个概念其实在道门典籍中就出现过。

    但是,却有两种解释。

    众所周知,道教并非道家。

    前者是宗教,而后者则是哲学体系。
    第(1/3)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