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84章 害怕了-《无冕之王》


    第(2/3)页

    记得来清阳前,罗炳义就告诫他不要急于烧“三把火”,这话有着太深的奥秘和哲理。给自己调研、适应的时间,也给别人接受自己的时间,虽然郑玉德反复催促,他还是在一个多月后才使新闻传媒中心真正挂牌。

    虽然他不知道郑玉德“初来乍到”都经历了什么,但有一点可以想见,肯定会有来自各方面的小“障碍”,但郑玉德没有纠结在这些小事上,他瞄准了胜隆化工厂这个大项目,呕心沥血一举拿下,不得不说给清阳带来了一份大礼,堵住了许多人的嘴,又有惊无险地解决了化工厂迁移问题,不但没有给他带来不好的影响,反而让郑玉德大放异彩,这两件事,应该让大多数地方干部信服了他。

    据说,陈同光空降下来后,没少遇到难题,任务布置不下去,执行就更等于零,那个时候,原清阳市委书记还在任,对陈同光似乎也不太支持,导致了陈同光跟上级申请去党校学习一年。

    相比陈同光,郑玉德没有回避矛盾,而是积极融入其中,以实力树立威望。加之这次清理整顿纺织厂烂尾楼的事,暴漏出那么多的问题干部,甚至高级干部,这些干部肯定会受到不同程度的制裁。

    而郑玉德呢,每走一步都没有明显的刻意痕迹,一切都是那么自然而然,但一切又都在他的掌控之中,由不得你不服!

    回到招待所,他去餐厅要了一碗汤面,他也习惯了晚上吃汤面,这些汤汤水水的东西吃下去不但舒服,而且不囤积脂肪,的确养生,如同郑玉德说的那样,养生还养性。

    说起养性,他有幸遇到罗炳义跟郑玉德,他们都是官场清流,不扎堆交际,很少出席不必要的社交活动,罗炳义不用说,郑玉德也是如此,就拿晚上动不动就邀请他吃热汤面这件事来说,一个堂堂的市委书记,能躲起来吃碗热汤面,恐怕基层县委书记、乡党委书记都做不到。

    不知从什么时候开始,圈子文化兴起,人们都在忙活自己的圈子,能将自己置于各种圈子之外的人,无疑是有着坚定意志和信仰的人。

    在基层,曾经就有人以下班回家为耻辱,认为不在外混酒局饭局就是无能的表现,足以说明那个时候的浮躁到了什么程度。

    来到清阳两个月了,加之前期忙于组建、改革,荆涛还没有自己活动的圈子,除去本单位的人以外,他还真没认识几个人,更不用提跟谁深交了。

    偶尔跟高雁云出去应酬,大都也是基于工作原因,毕竟,他还是副部长。

    随着媒体中心步入正轨,也要适时考虑一下社交的问题了。人,不能有圈子,也不能没有圈子,如何掌握分寸全靠自己。

    晚上,面对这摊开的新闻书籍,他第一次学不下去了。

    出去跑了一圈后,回来洗个澡,感觉精神回归了不少,刚要打开视频课程,电话响了,是郑玉德。

    他立刻接通电话:“郑书记,您回来了吗?”
    第(2/3)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