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一五章 杜骗新书(第一更)-《明朝谋生手册》


    第(2/3)页

    “你爹有你爹要做的事,至于你,只要勤奋苦读就足够了。从明天开始,我会给你开小灶,明年的童子试你可以去试一试,把童生资格拿下再说。”

    过了县试府试,方才有资格被称作童生。金宝听到这话,一下子就愣住了。而那边厢叶小胖正在和秋枫嘀嘀咕咕,却不想李师爷突然又看向了他们两个:“秋枫也可以去试一试。”

    叶小胖听到丈夫唯独漏掉了自己,立刻松了一口气,但心中却不禁有些小小的失落。论年纪他还比秋枫和金宝要大,就真的连参加县试府试的资格都没有?此时此刻,他压根没有看到李师爷嘴角的一丝笑意,更没去想,自己籍贯在浙江宁波府,根本就不是徽州府人,只一味沉浸在少有的自怨自艾之中。

    汪孚林之所以要去歙县学宫找冯师爷,是因为他很有自知之明。他现在给叶钧耀出主意,叶钧耀会认为他一部分是天赋异禀,一部分是得益于背后的汪道昆指点,就连赵五爷也很可能会有相应的误解。而汪家兄弟不会了解到太多的细节,如此两边一岔开,总不至于让他被人降妖除魔了。可他又不是走南闯北的老江湖,怎么能写出《杜骗新书》那样历数各种骗子行径的故事?而数一数身边的人,无疑冯师爷很合适充当这么一个角色。

    果然,教谕署中,他只对冯师爷一提此事,冯师爷就表现出了很大的兴趣。冯师爷科场折戟,仕途蹉跎,对于再往上爬已经没有什么奢望,而这年头出什么诗集文集,名气也是硬道理,凭他的水平很难卖出去几本。所以,之前叶钧耀给了他就紫阳书院换门联事件写一篇题记的机会,他就已经感激涕零了。所以,他这会儿脸上笑开了花,偏生还得努力按捺立刻答应的冲动。

    “县尊认为,此书不但在于杜绝骗子,而且在于教化世人,冯师爷德高望重,担此重任最合适不过了。”

    汪孚林确实是请示了叶钧耀,游说在书中宣扬歙县破获的这连环诈骗案,得到了这位县尊点头之后,才来找的冯师爷。叶大炮本人的话当然不会这么软和。可冯师爷哪里会就此去和县尊对质?在这样的好话蛊惑下。冯师爷终于答应了下来。随即方才有些扭捏地说:“只不过,我虽年长,这些骗子恶棍行径,却也只道听途说了一星半点,不是太了解。”

    “这还请冯师爷大可放心,刑房那边诸如此类的案卷堆积如山,回头我请县尊差遣一个书办来打下手。以冯师爷妙笔生花之才,定然能够教化世人。严防骗子。县尊还说,到时候如有机会,会请南明丈夫提笔作序,总之一定要将此书推广天下!”

    冯师爷登时喜出望外,只觉得汪孚林这小秀才实在是太周到了。如果说此前叶钧耀和他商量弄个廪生名额犒赏一下汪孚林时,他还有些犹豫,那么现如今他就一点迟疑都没了,甚至他还在琢磨,要不要在岁贡的时候出点力,酬谢对方给了自己一个扬名的机会。

    怀揣这样喜悦兴奋的心情。冯师爷竟亲自把汪孚林送出了教谕署。他素来是有几分威严和矜持的,纵使那些家境豪阔背景很深的秀才。下头人也没见过他如此礼待,因此汪孚林走出歙县学宫的时候,当初帮过他安置刘会的门子和一个杂役头儿全都是满脸堆笑,话里话外全都是阿谀奉承,其中提及最多的就是紫阳书院门前那副对联。

    汪孚林很明白,从今往后,只要他没犯下什么大奸大恶,那一对无人能更易一字的门联,一定会长长久久地在歙县学宫中继续挂下去!

    请刘会帮忙,引介了那个打了顶头上司小报告的刑房书办萧枕月给冯师爷,又友情提供了不少素材,汪孚林的日子终于清闲了不少,能够定定心心地和李师爷探讨一下如何应付岁考,甚至如何进一步弄个举人功名的问题。然而,和金宝秋枫的求知**相比,他虽说在当初为了应付大宗师的时候,四书五经粗粗看过一遍,马马虎虎记得个大概,可制艺是真的天分不足。

    要不是下午秋枫金宝都回了家,叶小胖也不在,光是那惨不忍睹的破题就足够他颜面尽失了!
    第(2/3)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