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48章 战略转变-《1850再造中华》


    第(3/3)页

    “福建有福州、厦门两处通商口岸,浙江有宁波,江苏有上海。若放在他时,若我们要进军闽、浙、苏,洋人一定不会袖手旁观。他们在克里米亚打得难解难分,就无力干涉我们。”

    讲起欧洲列强,杨国琛尤其忿恨。他是军政府政务卿,常与洋人打交道。之前四国外交官齐聚广州,干涉越国征伐交趾,令杨国琛深感头疼。

    杨烜继续说道:“第二,福建地处海上贸易要道,台湾府盛产黄金、煤炭。我们占了福建,就可窥视江苏、浙江,进而占领整个东南沿海,切断满清经济命脉。

    “第三,我已向太平天国东王杨秀清发出密约,邀请他东征苏浙。有革命军在福建遥相呼应,太平军极有可能顺利打破江南、江北两大营。

    “大家知道,情报局那边已有报告,认为洪杨之间必将内讧。何时内讧,内讧的导火索是什么?我认为,必是杨秀清威望最高、疏于防备的时候。

    “一旦太平军打败江南、江北两大营,杨秀清的威望将到达顶点。盛极而衰,月盈而亏,杨秀清的命运很可能将在那时发生逆转。

    “以太平军杀人如麻的尿性,洪杨内讧必将是血流成河,太平天国也将元气大伤。这对太平天国来说是个悲剧,却是我们经略东南的一大契机。”

    杨烜说得未免有些轻巧,令杨国琛有些不以为然。他说:

    “自古南方作战,往往先取长江上游。若有事,则浮江而下,以上克下。我们取福建、苏浙,却是先占下游,再仰攻上游,其势有所悖逆。”

    杨烜笑了笑,觉得三叔毕竟出身于旧官僚,思维有些固化,似乎一直心心念念着进攻四川老家。他耐心说道:

    “我们鼓励发展工商业,就是要以先进的工业文明,取代落后的农业文明。洋人船坚炮利,来去自如,无所谓上下游,指哪打哪。

    “我们也已建成了一支小型舰队,虽说敌不过洋人,却足以对付清军。特别是蒸汽战舰,无需借助风力、水力,以下攻上,又有何妨?”


    第(3/3)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