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3)页 即便是袁绍、曹操这样的世家豪族出身,走正常的举孝廉流程,二十岁的年纪,充其量也就是个县令,亦或者是县长。 要当上两千石的郡守,需要熬至少十年,甚至是二十年的时间,才有可能有机会当上这两千石的郡守。 弱冠郡守? 哼! 毫不客气地说,简直就是传奇! 别说是眼前这帮世家子弟了,就算是当世有名的世家豪族掌门人,都不敢小觑刘铄半分,更对他充满了兴趣与关注。 不得不承认,刘铄的这一句反问,登时引起了满厅士族子弟的好奇,因为他们当中不乏有人是被家族派出来,而非自愿归顺。 弱冠之龄的郡守,代表的是能力,亦是潜力,是任何一个家族掌门人都不会轻易忽视的势力,为了延续家族的传承,在这样的人身上押宝,是值得的。 当然! 这是从世家豪族掌门人的视角出发,但对于年纪不过二十岁的世家子弟而言,他们的眼界远远没有达到那样的高度,是难以体会到族中长辈良苦用心的。 “是啊,在下便有此疑问,东郡凭什么会是您来当郡守?” 刘铄话音落下不久,厅中便响起个极其突兀的声音,打破了此前尴尬的气氛。 终于有人说话了! 刘铄条件反射般地望向声音的来处,企图寻找那个敢于打破尴尬气氛的士族子弟,非得要给他好好记上一功不可。 可还没等刘铄找到,便又有声音在厅中响起,而且还不止一个声音,而是七嘴八舌热议不断: “其实在下也在好奇,偌大的东郡因何会交给弱冠之龄者当郡守?” “在某而言,这样实在是太儿戏了,是在拿东郡数十万百姓在开玩笑。” “那是因为刘郡守在讨董之战中,打出了骄人的战绩。” “有战绩者甚多,因何会是刘郡守?” “或许是因为刘郡守救了使君的命,如此而已。” 第(1/3)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