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62章 韩国财阀(下)-《华娱之巨星推手》
第(2/3)页
因此,“官商勾结”、“黑金政治”成为韩国政坛屡见不鲜的现象。
通过政治献金的方式来资助候选人是财阀发挥政治影响的重要手段之一。政治献金与其说是一种“政治资金”,还不如说是一种“政策回扣”。如果政治家认为自己对企业的支持没有得到“等价”的政治资金,财阀就会遭到报复。
1983年,韩国前总统全斗焕建立了一个名为ILHAE的基金,当主要的财阀各自“捐献”了1500万美元之后,ILHAE基金继续向他们索要捐款,拒绝捐款的公司很快遭到了政府的报复。
韩国第七大财阀企业——国际商事集团在几个星期内倒闭。而卢泰愚、金泳三、金大中、卢武铉等韩国历届总统无一不或多或少的卷入“政治献金”的丑闻当中。
这种利益交换现象虽然在十年后的韩国已不那么猖獗,但没有大企业的支持,现任总统朴槿惠根本就不可能有钱参与竞选,更不用说当选。
除选举外,大财阀在政府决策中也具有相当的影响力。
1994年韩国政府做出了由SK集团主营新兴的第二代移动通讯产业的决定,但是FKI讨论后,推翻了政府的决定,另向政府“推荐”参与该产业的企业。
韩国政府首脑往往在这个时候面临着“抉择”,其政治影响力由此可见一斑。韩国政府虽然会推荐退休的政府官员担任FKI的领导职务,但财阀会很乐意接受这些推荐人选,因为他们需要这些人来保持和政策决策核心的联系渠道。
另外财阀高层还通过联姻或直接参政的方式影响其与政府的关系。财阀联姻的特点是:他们一般将自己的女儿嫁到财阀家庭,而为儿子娶来政府高官的女儿。
如三星创办人李秉喆通过三个儿子和四个女儿婚姻,均与政界、商界名流建立了友谊和姻亲关系,这让其在韩国社会的地位更加稳固。而直接参政的典型代表当属曾经创立了“统一国民党”的现代集团创办人郑周永(名誉主席身份),从而可以直接参与韩国的国会和总统选举。
虽然财阀对韩国的政治活动有着重要的影响力,但还没有达到左右政府的程度,反而是政府居主导地位左右财阀的发展和存在。韩国政府还是可以通过各种显性或隐性的手段警告和打击那些“不听话”的财阀。
例如1995年SK集团社长崔钟贤在连任FKI会长的仪式上,批评政府基于经济过热而采取的稳定经济的举措,反对政府实行的高利率政策和通过贸易公平法对财阀章鱼式扩张的限制。
第(2/3)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