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十九章 “黄金换平安”-《新宋英烈》


    第(2/3)页

    唐潮答道:“锦囊妙计谈不上,只是一些不成熟的建议,说出来大家一起议一议。”说着,他便将将自己的想法向众兄弟做了说明。

    唐潮的计策得到了其他兄弟的赞同,众人经过讨论,对该计策进行了完善后,便开始为实施这项计策做准备。

    尽管钱远山等人并不认为谨慎的石松会趁夜来劫营,但出于习惯,“飞龙先锋营”驻扎白马山的第一晚还是保持了高度戒备。不但布置了明哨、暗哨、流动哨,而且穆特尔和唐潮还轮流在望楼之上值班,利用夜视仪观察营垒周围的情况。

    不过,事实证明石松确实是像众兄弟之前分析的一样行事谨慎,当天晚上不但没有派人来劫营,而且就连“紫石寨”的探子也未敢靠近“飞龙先锋营”营垒,而是在距离营垒两箭之地以外窥视营中的情况。

    “飞龙先锋营”抵达白马山的第二天,阴历六月十六的中午,正在中军帐里商量事情的钱远山等人得到哨兵禀报,说是大营之外来了两个人,自称是“紫石寨”的使者,来拜见“飞龙寨”的当家人。

    见石松果然如大家预料的一样,派人来进行接洽,钱远山等人心中暗喜,命哨兵将使者带进帐来。

    时间不大,哨兵将两个普通文士打扮的人带了进来。这两个人一进中军帐,先是向坐在桌案之后的钱远山以及他旁边的曾志林等人看了一眼,随后便恭身施礼,自报家门道:“小人白马山‘紫石寨’使者张德高/李茂才,见过诸位当家的。”

    钱远山等人一面让他们起来说话,一面仔细打量了这两个使者一番。但见这两名使者一高一矮、一胖一瘦,形成了鲜明对比。那个叫张德高的或许叫长得高更合适,这家伙身高得有一米九,但却瘦得很,典型的细高挑、豆芽菜类型。而那个李茂才则长得矮胖,活脱一个会动的坛子。

    两名使者奇特的外形令钱远山等人唏嘘不已,暗叹“紫石寨”真是什么人都有,竟然能找出两个对比如此鲜明的人来当使者。不过,俗话说的好“人不可貌相,海水不可斗量”、“人有古怪相,必有古怪能”。石松既然能派这两个人来,就说明此二人必有不同凡响之处。

    随后的交谈证明,钱远山等人的判断一点都没错。这两个人虽然长相奇怪,但无论是口才还是急智,都非常出色。他们不但在与钱远山等人的谈话——称为谈判或许更为合适——时小心谨慎、滴水不漏,不给对方留下任何可以借题发挥的机会。面对钱远山等人故意表现出来的“傲慢”、“自大”,也能保持一种不卑不亢的态度,并未堕了“紫石寨”的威风。

    当钱远山表示,“飞龙寨”此来是为民除害,要像当初对待“百花寨”一样,将“紫石寨”踏平的时候,那个高个儿的张德高更是拒理力争,大谈其寨主石松如何的宅心仁厚、如何的只求财不害命,远比那个阴险狡诈的白飞强得多,白马山一带的百姓无不称其为“仁义石寨主”。

    钱远山等人自然是装出一副不以为然的样子——其实根本不用装,无论张德高说得是不是实情,钱远山等人都会当成耳旁风——表示绝不相信这世上有不打劫的强盗、不杀人的山贼。此番兵发白马山,如果不能一举荡平“紫石寨”,回去以后没法向大当家的交待。

    虽然对方不松口,但张、李二位使者丝毫没有气馁,一方面继续的跟钱远山等人“讲事实、摆道理”,证明自家寨主的仁义。另一方面则大谈天下绿林是一家,“紫石寨”与“飞龙寨”远日无怨、近日无仇,何必为了一个虚名而搞得两败俱伤——石松认为“飞龙寨”这次之所以兴师动众,打完“百花寨”又要打“紫石寨”,除了跟“百花寨”的历史恩怨外,更多的则是为了争一个幽云“第一山寨”的名份,而张、李二人也是以此为根据与钱远山等人交涉的。

    见火候已经差不多了,在张德高又说了一大通“和则两利、战则两害”的道理后,钱远山装出一副犹豫不决的神色,为难的对张德高说道:“张使者所言虽也有一些道理,但某也有某的难处。一则,钱某此次前来是奉了大当家的钧令,如果不战而退,就这么返回‘飞龙寨’,大当家的怪罪下来,某只怕性命难保。二则,钱某这次来可不是单人独骑,而是带着数百弟兄同来。弟兄们冒着暑热,跟着某家在山里走了好几天,跋山涉水一百多里才赶到这里,一路上苦头可是没少吃。如果一仗未打,连‘紫石寨’的模样都没见到,就掉头回去,钱某也没法向他们交待呀。”

    张德高见钱远山话头有所松动,而且对方的眼神里除了犹豫之外,还带着一丝贪婪,他马上就明白了钱远山说这番话的意思,连忙说道:“钱当家的难处,我家石寨主自然明白。钱当家的放心,我家寨主绝不会让当家的您为难。只要钱当家的同意罢兵,我‘紫石寨’愿意奉‘飞龙寨‘为幽云诸寨之盟主,听从‘飞龙寨’的号令。此外,我家寨主还愿奉上黄金一千两,一方面给贵寨大当家的作为见面礼,另一方面则是作为‘飞龙寨’诸位兄弟远道而来的辛苦钱。”
    第(2/3)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