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09.重阳的谜面?行,哥接招了!(下)-《笑傲江湖之云潜华山》


    第(2/3)页

    但师父摆摆手,又说道:“云儿,若是换了其他弟子来讲这番言论,我必会施以重罚!不说这番言论是否是对历代祖师不敬,光是这种猜测就已经脱离了我气宗:以气御剑,由内而外的宗旨!

    哎!可既然你推测的有理有据、环环相扣。为师也找不出可以反驳的漏洞。现在我只问你一句,你到底有没有推测出如何修行的正确方法?”

    “没有!”我想也没想就飞快的回答,噎得师父都忍不住翻了个白眼!

    前面一大堆严丝合缝的推论,师父师娘满以为我已经找到了正确的方法,却不想忍着心中的激动问我,竟换来了如此简单直接的回答!

    看着师父师娘大失所望的表情,我不禁忍着笑说道:“不过……”

    还不等我开始卖关子,师娘上前抬手对着我的额头就是一记栗子,随即大嗔:“让你小子再吊胃口,还不快说!”

    我摸摸额头,吐了一下舌头。不敢再挑战他们的极限,万一因为这个被暴打,那就死的没价值了……

    “额……弟子虽然不能确定。但重阳祖师既然反复强调‘以人为本’。那弟子便推测,这应该是一门先以外功修炼肉身;同时配合内息运转;达到由外而内打通内息,以动功而修成内功线路,最后才由内而外的上乘武学!”

    摸摸自己的额头,我再接着说:

    “而且弟子还发现,所有杂乱的口诀,并非全无规律!

    由开头至结尾,第一次这种杂乱口诀出现时,有八个字;

    第二次出现则为九个字;

    直至第十七次出现,也就是全文中最长的一段乱文,竟然多达数十字;

    之后又逐渐依次递减,最后一次在文末出现时,又再回到只有八个字!”

    这回师父师娘是彻底的激动了,竟异口同声的问道:“这规律代表着什么?”

    “弟子怀疑这些口诀的含义,根本不在内含上;而在以平仄为起伏的呼吸韵律上!很可能是要一边舞剑,同时运转内息;当内功运转到‘杂文’时,则在口中将其大声念出,以特殊的呼吸韵律将浊气排出。

    当然,这一切都只是我的凭空猜想。如果行不通,也没有什么损失。毕竟那么多前辈都无法堪破的秘密,弟子便是再失败一次,又有什么丢脸?所以恳请师父师娘能够助弟子一臂之力!”

    这一番猜测,则是我最初三种设想的最后一种。是从《天龙八部》中,虚竹修炼《天山折梅手》的方法中借鉴而来。如果真的不行,我也不会再去花精神揣摩。毕竟没有回报的付出是毫无意义的。

    师父师娘对望一眼,互相点一点头:“好!云儿,胜亦欣然,败亦可喜!你小小年纪便有这番胸襟,便是不能练成这路武功,将来成就也是不可限量!为师便与你师娘一同为你护法,助你成功!”

    《重阳十二势》共七十二招,每六招成一势,十二势之名也因此由来。

    整部功法分六个阶段,分别为:气聚丹田、气冲关隘、气上百会、气聚上丹、气落中丹、气归下丹。

    从第一招起,练成顺次而下的十二招剑法;则可以突破一个阶段,进行下一阶段的修炼。

    整个过程简单而言:是循督脉而上,顺任脉而下;乃是典型的小周天功法。也是道家内丹术里,练精化气、筑基培元的第一步。

    由于师父师娘武功早已大成,这《重阳十二势》虽然是超品武学,但仅能供初学者筑基所用。而整个华山也只有我,因为重病后内功大减,修为仅停留在气聚丹田的阶段,才符合修炼的条件。

    当真算得上塞翁失马焉知非福了。若非如此,即使我肯散功重修,也同样会与这本秘籍失之交臂。因为散功以后,筋脉会严重受损,从此以后都无法再练武功了!

    手中的剑,长短轻重,与其他的同门完全一致;只是剑鞘的式样与他人稍有不同。这就是专门赐给华山入室弟子的专用配剑!整个华山除岳灵珊外,仅有七人得授。
    第(2/3)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