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51章,孟家被连根端掉-《八零空间,福妻带全家创业暴富》


    第(2/3)页

    不出他所料,上次报纸的事儿差点儿把加工厂给搞破产了。

    幸好电视台的人及时澄清。

    这才让加工厂死里逃生。

    该说不说,这孟家人下手真挺狠的,招招往人家的痛处招呼。

    孟家人凭什么这么嚣张呢。

    当然是因为孟浪父母还有孟家的亲戚都在机关单位上班,虽然不是什么重要岗位,但阎王好惹小鬼难缠,她们能利用自己手里小小的权利最大限度地去为难别人。

    随便找个理由耍点儿手段,都能让人心里膈应的不行。

    她们存了害人心,若是不及时把她们给扼杀在摇篮里,以后家里没法儿过安生日子。

    宋屿川才不会让自己媳妇儿不痛快呢。

    他早就暗下决心,一定要好好保护林知瑜,让她开心快乐地生活。

    他有自己的方式守护她。

    所以这几天他主动跑去陪江勇应酬,江勇是单位里的一把手,他认识的人大多都是同他一个级别的。

    时间长了,跟那些相处的还不错。

    有的甚至还成为了很好的朋友。

    所以平时没事儿的时候,他总会隔三差五地出去跟他们小聚一下。

    厂里对宋屿川十分重视,有意培养他当下一任总经理,加上江勇也挺待见他,所以每次出去跟朋友们聚会,觉得对宋屿川有利的江勇都想将他一块儿带去。

    这年头,光闷头干活儿可不行。

    想要坐上总经理的位置还能坐稳了,除了要同工人们搞好关系,有稳定的群众基础,还要维护好跟其他厂家之间的关系。

    这就像一张保护网,有事儿的时候是真能用的上。

    关键以后办事儿不用那么费劲儿。

    好多看似特别难的事儿,只要有这层关系网在,一个电话就能解决了。

    宋屿川的人缘还挺好的,跟工人们之间的关系也还不错,就是不喜欢出去跟他应酬。

    江勇为此还苦恼了好长时间。

    人家不愿意跟着出去,他有什么法子,总不能将人敲晕了生带出去吧。

    关键宋屿川也不是他能敲晕的人呐。

    江勇觉得宋屿川什么都好,就在这方面上的事儿上不开窍,他拿宋屿川是真没法儿。

    不过这几天也不知道宋屿川搭错了哪根筋,不仅主动提出跟他出去应酬,还一连去了好几次。

    对此,江勇十分乐意。

    宋屿川这人很优秀,是京大毕业生,手里的技术过硬,说话办事儿极有分寸,这些平日在单位里就能看出来,江勇原本以为宋屿川不愿意出来应酬,是因为他不擅长这些。

    但事实证明他大错特错。

    宋屿川一进入这样的场合,如鱼得水,不仅表现的十分自然,还能掌控全局,什么话该说什么不该说,说什么话让人心情好,面对不怎么友善的对话怎么挡回去,又不会让人当众失了面子。

    这些宋屿川都处理的特别好。

    江勇忍不住感叹,果然是青出于蓝而胜于蓝,一代更比一代强。

    优秀的人甭管到哪里甭管干啥都优秀。

    他自然乐意带着这样的宋屿川,不仅省心还特别有面子。

    江勇甚至有几分遗憾,他闺女要是年纪再小一点儿就好了,若是能跟宋屿川结成好事儿,他们岂不是亲上加亲。

    当然,江勇也知道自己的想法过于荒诞,只能在心里想想罢了,万万不敢说出来,不然也是让人笑话。

    说实话,从宋屿川刚进单位的时候还没这么耀眼,都是在平时一点一点的释放优秀。

    技术过硬做事儿认真还乐于助人,又有自己的底线,不当烂好人,就这些难得的品质可不是人人都有。

    关键宋屿川长得好看,个子又高,别说女人稀罕,就是他们这些男人也愿意看。

    爱美之心人皆有之,美好的人或事物不仅养眼还特别养心。

    尤其是最近半年,宋屿川比以前更耀眼了些,枯木逢春,浑身的青春朝气。

    不用多说,肯定是心情好日子过得顺遂才会这样。

    江勇带单位里的小辈们参加聚会。

    他那些朋友也不是傻子,自然知道这是所谓的人际交往,他们可不会傻傻地只知道喝酒,自然也带一些自己单位的小辈过来。

    这样气氛更轻松些。

    宋屿川这几天已经跟那些年轻点儿的混熟了,所以暗理从那些人嘴里套出不少话来。

    他们这些人里面还真有几个同孟浪妈打过交道。

    孟浪妈在工商局上班,又是出了名的不收钱不办事儿。

    所以有些事儿就不能由基层的员工去跑。

    只能由他们这些人去处理。

    有好几个为了办事儿,没少给孟浪妈送礼。

    他们也不想送,按理说,那是孟浪妈的正常工作,她拿了公家给开的工资,就应该好好上班做事儿。

    凭啥让大家买礼物给红包像对待祖宗一样供着她?

    而且最恶心的是,送一次礼还不行,就得办一次事儿送一次礼。

    不送礼孟浪妈是真不办事儿啊。

    当然了,他们也不是只知道傻乎乎任人宰割只知道送礼的傻子,每次送礼都知道留证据。

    好多人现在已经不送现钱跟礼物了,开始送银行的现金支票,每次的额度还不小,有的一两百有的三百。

    那可是实打实的证据。

    他们这么做就是不想让孟浪妈牵着鼻子走,不然由着她要钱,她只会一次比一次过分。

    从二三十到五六十再到二三百,若不是他们想法子拦住,以后多半儿会发展到千八百块。

    孟浪妈这边会变成一个深渊巨口。

    他们哪儿有那么多钱去填这个窟窿?

    孟浪妈一开始挺谨慎的,她也知道如果只收现金跟礼物,就算别人看出来问题,没有切实的证据也不能拿她怎样。

    但留下没法儿抵赖的证据,那可就说不清了。

    所以她只愿意收现金跟礼物,不愿意收支票。

    但她可弄不过这些人。

    一个个的都可以有理呢,给单位办事儿自然得用单位的钱,不能总让他们自己掏腰包,单位出钱那可不就是支票么。

    孟浪妈让他们把支票里的钱取出来,然后再将现钱拿给她。

    次次妥协的人却不干了。

    他们给支票就是为了牵制孟浪妈,让她克制些,别狮子大开口,没完没了地往上加码。

    若是都按着孟浪妈所说的那样操作,他们不是白折腾了么。

    一人这样,孟浪妈还能拖一拖他们要办的事儿,借着机会好好拿捏一番。

    可好些人都这么干,她就没法儿了。

    那些人要办的事儿拖的时间太长,将他们惹急了眼,会出大事儿。

    兔子急了还咬人呢。

    所以不能拖很久。

    再说也容易被上面察觉。

    但如果真让她不收钱,给他们免费办事儿,她心里又十分不得劲儿。

    收钱收惯了是改不了的。

    孟浪妈经过了一番权衡,最终还是把那些支票收下了。

    有一有二就有三。

    收支票的口子一开,现在已经没什么人送现钱跟礼物。

    像是商量好了一样,全都开始送支票。

    孟浪妈对此颇为无奈。

    她怕上面查出来也怕有人举报她。
    第(2/3)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