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3)页 孟季凡这个人对所有人都客客气气,说话的时候脸上总带着几分浅浅的笑意,看起来很好相处。 再加上他总是一副病秧秧弱不禁风的模样,会让大伙儿觉得他没啥脾气。 可实际上,作为一个合格的商人怎么可能会是个好相处的傻白甜。 听高原说,孟季凡在南方开公司的时候,什么苦都吃,什么委屈也都往肚子里咽。 从来没抱怨过一句,更没掉过一次眼泪,即便被一些坏人盯上,遭到不公平对待甚至毒打,他也是咬牙硬扛着。 这样的人要么是软骨头不敢反抗,要么就是真硬气不肯折腰,而孟季凡很明显属于后者。 林知瑜以前还纳闷,为什么孟老太太一家子那么虐待孟季凡,他却一直隐忍着不发,按着他的性格不应该被人按在地上反复摩擦呀。 一个有血性的男人在遭受屈辱对待之后,第一反应应该是拼命反抗,可孟季凡就跟没事儿人一样。 选择忍气吞声,对那些施难者妥协,将无数的屈辱咽进肚子里。 旁人看了都会犯难受。 受害者才是最难受最痛苦的那个人。 通过这次的事儿,林知瑜才知道原来孟季凡不是不反抗,他一直都在蛰伏。 在没有足够实力跟他们抗衡的时候,不能保证一击致命,彻底把自己不利的局面扭转过来,那就什么都不要做。 积攒自己的力量,努力把自己提升到一个更高更优秀的程度,趁着对方麻痹大意时,瞅准时机给予一击。 孟老太太跟孟浪妈主动上门,怕是存了不好的心思,孟季凡能逼她签下断绝关系的证明。 就冲这份果决,以后他势必能从孟家庄这个泥潭里出来,去过没有人渣,更好更舒适的生活。 按理来说,孟季凡条件足够优秀了,没上过一天学,愣是靠着自己闯出一片天,他吃过的亏,遭过得罪一般人没法儿理解,更没办法忍受。 而且孟季凡长得还挺好看的,浓眉大眼英气十足。 外形条件足够,手里有钱也有挣钱的本事儿,而且他这人会哄人,说话也十分幽默。 是女孩子们很喜欢的那种类型。 他如今快三十岁了吧,却一直没找对象没结婚。 林知瑜还好奇地问过高原,什么原因呢。 高原说,孟季凡知道自己的情况,他不是不想谈对象,也不是不想结婚。 他是不能。 在没有解决孟家的麻烦,没有彻底从孟家那个泥潭里出来时,他不会谈对象,更不会结婚。 即便这么多年碰到过不少喜欢的人,他也会忍痛割爱,把那份刚冒出头的喜欢埋藏在心底。 永远不会在人前提起。 只因为他自己一只脚还在泥土里,人家女孩子嫁给他,岂不是也会跟着陷进去? 凭什么啊。 人家一直以来都干干净净,过着踏踏实实的生活,即便跟他互相喜欢,他也没资格没权利,理所应当地把对方拉到他身边,陪他一块儿面对深坑。 再没有解决好自己的事儿之前,孟季凡不会考虑对象跟结婚的事儿。 他忍受不了,喜欢的人因为他家庭的缘故生气受委屈。 媳妇儿跟孩子必须在良好的环境下生活,一家人才能温馨快乐。 孟季凡就是因为从小到大,经历过得伤害太多了,所以他以后不会妻儿受一点儿的伤害。 尤其是,孟家那个大染缸,打着关心他的名义把手伸向他的家庭。 这一点,孟季凡光是想想都没法儿接受。 不乱谈对象,也是一种负责任的表现。 这让林知瑜不由得想到了林建军。 当初他若是有这份破釜沉舟当断则断的勇气,或者但凡拎得清些,把媳妇儿跟孩子看的重要一点,也不会被他妈跟他姐挟恩图报,跟她们纠缠不清地过二十多年。 同一个事儿会有不同的结局,是因为人不一样。 孟季凡隐忍多年跟孟家断绝关系,林建军隐忍多年,就真的只是隐忍了,把林老太太跟林芳平给的苦水悉数往肚子里咽。 自己咽就算了,还拉着妻儿一起。 恨不得泡在苦汤子里,生怕日子过得稍微甜一点。 孟季凡带着鱼死网破的决心,而林建军几次三番地想挣扎出来,还没等出来呢,他妈他姐服个软说几句戳心窝子的话,都不用她们干什么,林建军自己就选择了原谅,乖乖地回去了。 他永远割舍不掉他跟林老太太之间那点儿母子情。 甚至连他姐也不能做到永远不来往。 这就没办法了。 有的人拼了命地想从泥潭里出来,就算没人帮他,他一样能从泥潭里出来。 可有的人他压根儿不愿意出来,就算被烂泥裹挟到窒息,每天充满了痛苦跟压抑,他也不出来。 这样的人,你就是拼尽全力把他捞出来,他还会埋怨你多管闲事,烂泥冲他招招手,软言细语一番,他头脑一热就能毫不犹豫跳进泥坑里,任由烂泥再次纠缠上。 裹到痛苦,他难以承受,便想着拉妻儿一块儿共苦。 这在后世就是妥妥地渣男行为。 反正她是没办法。 听说林建军跑去外地打工了,如今也没个音信,也不知道去了哪里。 林知瑜摇了摇头,算了,何必给自己徒增烦恼。 林母端着一盘切好的西瓜过来,给他们放到了茶几上。 那西瓜是林知瑜自己种的,用的空间的种子,小豆包最喜欢吃西瓜,林知瑜没事儿的时候特意在家里的试验田上种了些,没想到这西瓜长的还挺好。 外面又大又圆,一个西瓜有二十来斤重,切开之后她们一大家子根本吃不完,拿蔬菜基地给大伙儿休息的时候分着吃才好。西瓜提前泡在凉水里,用水凉过,里面红彤彤的沙瓤此刻自带凉气。 清新泛凉的西瓜香味儿扑鼻。 宋锦为迫不及待地伸手拿了一块儿,一口咬下去,冰凉清甜的西瓜便萦绕在他整个嘴里,连同心里也跟着甜滋滋的。 大抵是因为他听了孟季凡的事儿,感觉自己的世界打开了一道新大门。 有种敬佩又有一种豁然开朗的感觉。 光听高原打电话说当时的情景,他听的热血沸腾,惊心动魄,恨不得冲到现场给孟季凡点个赞。 他还埋怨高原,有这么精彩的事儿,怎么不提前说一声,这样他也好去凑凑热闹,看一看孟季凡的风采啊。 连日来的浊气散去,宋锦为也有了食欲。 第(1/3)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