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3)页 在孟家,人的尊卑分三六九等。 孟老爷子在世的时候,他为尊,孟老太太为辅,三房孟浪一家排在第三,二房孟贞一家排第四,大房孟季凡一家地位最低,排在最末位。 孟老爷子去世后,孟老太太变成了孟家最尊贵的人,她说的话孟家人必须听,不然便会被整个家族针对。 不听话的下场会相当凄惨。 孟季凡一家子便是例子。 最开始,孟老太太对大房也没有厌恶到恨不得将其踩在脚底下的地步,相反她十分喜欢孟季凡他爸,对他也十分友好。 毫不夸张地说,孟季凡他爸当时在孟家三兄弟中排第一。 当然这都是因为孟季凡他爸最听话,基本上孟老太太让干什么便干什么,其他两个儿子因为年纪小一些的原因,没有老大听话。 所以,孟季凡他爸深得老太太的信任跟喜欢,家里好吃的好喝的除了孟老太太自己吃喝,其他的先紧着孟季凡他爸,再剩下的才是孟贞她爸跟孟浪他爸。 那时候孟贞爸跟孟浪爸特别不服气,总觉得孟季凡他爸诡计多端又自私,把孟老太太为数不多的母爱全都抢走了,得了好处也只知道自己一个人享受,根本记不得还有他们哥俩。 他们不服气对此却无能为力。 孟老太太那么厉害他们不敢对付,甚至连这念头都不敢有。 他们在老太太长期刻意灌输下,对她十分敬畏,心里还有种可怕的亏欠感,他们不仅欠老太太的养育之恩,还欠老太太这么多年为他们所付出的精力跟心血。 总之,他们没办法脱离孟家,想要在这个家好好生活,就只有听话这一条路可走。 原本他们以为日子会一直这样过下去,没想到孟季凡他爸结婚娶媳妇之后像是变了一个人。 孟季凡他爸不像以前一样对老太太言听计从,老太太让他做这偷鸡摸狗的事儿,他直接拒绝地死死的,一点儿商量的余地都没有。 为了不再偷鸡摸狗,孟季凡他爸甚至宁愿挨一顿老太太的毒打,被打的皮开肉绽,鲜血淋漓了也绝不松口。 不仅如此,孟季凡他爸没结婚之前对饭食不挑,家里做什么他便吃什么,可自从他媳妇儿怀孕之后,孟季凡他爸经常半夜三更起来做饭。 不仅有米有面,有时还会炒个肉菜。 家里的米面粮油跟肉菜下去的很快,当然孟季凡他爸从小就是个有头脑的,能吃苦又喜欢倒腾点儿小买卖,有来钱的法子。 自从孟老爷子去世之后,孟家在村里的地位也跟着降到最低,村民们不再像以前一样尊敬他们,更不会送礼给他们。 孟家的生活水平直线下降。 一度到了吃不饱饭的程度,幸好孟季凡他爸有脑子,偷摸着去外面倒腾点儿小买卖,挣点儿钱来补贴家用。 家里的米面粮油跟菜,毫不夸张地说,那都是孟季凡他爸挣来的。 孟季凡他爸觉得反正这些东西他都能再挣出来,媳妇儿怀着孕在特殊时期,营养什么的先放在一边,缺吃少穿的年代,村里人没那么多讲究,能吃饱就很不错了。 但孟老太太怎么可能同意他这么用粮食呢,那是一大家子的口粮,是她的命根子,是她活下去的希望,也是她村民跟前维持脸面的底气。 孟季凡他爸就这么给败光了,那不是逼着她去死呢? 孟老太太不仅把粮食藏起来,还跑去找孟季凡他妈,对着一个大肚子的女人又哭又闹,难听的脏话更是脱口而出。 甚至把孟季凡他妈祖上十八代全都问候了一遍。 孟季凡他妈气得动了胎气,当场就见了红。 最后还是孟季凡他爸及时赶来,赶忙套上驴车将人送去了医院。 孩子保住了,不过在肚子里的姿势发生了改变,大夫告诉他以后生产的时候很有可能会难产,让他们做好心理准备。 孟季凡他爸犹遭雷击,从医院回到家里,将媳妇儿安顿好,脸色铁青地警告孟老太太不许再刺激他媳妇儿,还有家里的米面粮油跟菜他媳妇儿想吃就吃,让孟老太太不要拦着。 不然就分家,以后各过过得。 家里的米面粮油和菜,还有村里的人情来往,都由他们自己想法儿解决,他通通不管了。 孟老太太作威作福惯了,一直把自己当成高高在上的老太后,别说在孟家一言九鼎,她指东家里这帮人不敢往西,她说一家里人没人敢说二。 就是在孟家庄,凭借孟老爷子生前的余威,她在村里的地位也不低,村民们不敢不尊重她。 即便是心里对她有意见,可能会在背地里关上门偷偷摸摸地念叨两句,当着她的面,他们可是怂得如同鹌鹑一样,大气不敢出,连个屁也不敢放。 一惯听话的大儿子胆敢如此忤逆,甚至还用分家单过这种话威胁她。 整个孟家就只有孟季凡他爸能搞来钱,他们哪儿有那个本事。 分开单过的话,孟季凡他爸倒是能活的更好了,可他们连活着都是问题。 再说,孟家为什么在村里的威望如此高,还不就是因为孟老爷子生前在村里管的严,谁家若是有个不肖子孙,那定要被严惩。 长时间的威压让村子里的人面对孟家的时候小心翼翼,生怕自己一不小心说错了话办错了事儿,惹到了孟家人,给扣个不孝顺的大帽子。 孟老爷子的手段特别狠,一旦被扣上不孝顺的大帽子,要被绑起手来戴上脚链在村里游村,村民家里有泔水的泼泔水,没有泔水的就吐吐沫。 光是这种惩罚还不够,如果后续不改正的,还会被抄家,被赶出村子去。 那样一辈子就全毁了。 这种思想延续了好几十年,根深蒂固到了每一个村民内心深处。 所以孟家庄就有了一个很奇怪的现象。 受益的老人们日子过得很快活,对儿子媳妇儿千般折磨万般使唤,那些当儿子媳妇儿的被折磨得不成人样,心底里有怨气,也是敢怒不敢言,将满肚子的怒气烂在肚子里。 脸上更是不能表现出来一点儿不高兴来,不然家里的老人一个不高兴,便会以不孝顺的罪名将他们告到村里去。 就孟老爷子那惩罚,谁也遭不住。 即便孟老爷子已经去世好多年了,村里也换了新的村长,但有些思想已经深入骨髓,不是一时半会儿就能改过来的。 尤其,孟家庄地界十分偏僻闭塞,村民们也很少跟村子外面的人来往,消息传递缓慢,所以即便孟老爷子不在了,好多人家里还保持这项传统。 谁家老人若是不顺心了便会请孟老太太给主持公道。 孟老太太便会学孟老爷子生前那般,对那些年轻人进行惩戒。 可新的村长上任,对孟老爷子留下来的管理方式十分反对。 再加上外面的形势早就变了。 孟家庄也不在是他们孟家的一言堂。 所以,他们也不好太大张旗鼓。 孟老太太只能小小的惩戒一番,虽然效果不如孟老爷子在世时那样有威力。 但至少村里的老人满意,提起孟老太太来全是恭维跟赞美声。 孟老太太心里特别受用,她费心费力管这个管那个,真当她愿意管呐? 呸……还不是为了保住老爷子生前的威严,让孟家人在村里能有里有面,不说像以前一样威风,起码出门在外受人尊敬吧。 没有孟老爷子多年的严格管理,村里的老人能这么享福,各家各户能相处的这么其乐融融? 村里的事儿管时间长了,孟老太太就会有一种错觉,好像孟家庄的各家各户没有她威压着,那些村民们家里就会反目成仇。 甚至还有可能拔刀相助。 孟家庄很快就有可能从这个世界上消失。 让村民们孝顺自家老人是孟老爷子管理村子的精髓,他在世的时候也不会藏着掖着,甚至还让孟老太太跟在身边,她自信学会了八分。 第(1/3)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