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3)页 下午这一趟就没有那么多人了,整辆公交车能空出三分之二来,但让帮忙捎带货的也不少。 捎带货不白带,要给师傅一些好处费。 林知瑜跟他谈了一下,这一批货送到城里车站,给他三块钱。 司机师傅还惊了一下,以前也不是没人捎带货,也就给几毛钱或者给盒烟意思一下就行。 哪儿像她这么大方,一下子给三块钱的? 司机师傅笑道,“姑娘,第一次送货吧?其实要不了这么多的,给我买盒烟就成。” 他开一天车才多少钱啊? 一天也就是一块五,这三块钱赶上两天的工资了,拿人手短吃人嘴软,正常合理的收费才不用欠人情。 钱挣多挣少的好说,人情债可不好还。 所以该挣得钱得挣,谁嫌自己钱多啊,但也不能这么挣。 不踏实。 要不怎么说这个年代的人就是淳朴善良呢。 林知瑜却一分没少给。 她确实是第一次发货,不过给司机师傅三块钱她觉得是合理的,因为她的货不少。 而且她们三个还要跟着一块儿去一趟县城,算是把车费包含在里面了。 司机师傅见她坚持,推辞了两次之后也就答应了,一路上还挺上心。 听她往县里各个局送货,当下表示不用等到车站,公交车从总站出来的时候会路过那些单位,他开快点儿,到时候直接送人单位去就行。 林知瑜笑呵呵地应了。 这样一来,客户们也不用跑车站接货去了,省了时间也省了体力。 她琢磨着,现在有公交车帮着送货还好说,以后对这方面管控严格了就不能那么干了。 所以,这送货用的货车还是得买。 只不过现在买一辆送货车得大几千。 她倒是有份能买一辆,但林知瑜不会拿自己的往里投,这么投下去会公私不分,毕竟是合伙儿的买卖,她可以给加工厂找客户,却不能不管不顾地往里面砸钱。 只能等拉到酱菜店的鲫鱼罐头能卖完,把钱拿到手里再说。 第(3/3)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