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38章,搞对象-《八零空间,福妻带全家创业暴富》


    第(1/3)页

    赵真真从小到大没吃过苦没受过委屈,手里也从来没缺过钱。

    她从初中起就在县城读书,结识了不少有钱有背景的同学,跟着她们看过不少好东西。

    因此,她的眼光被养高了,一般人她还真看不上。

    对于看不上的人,赵真真也懒得在他们跟前装和善,从来都是一副不冷不热地模样。

    她看不上的人要么是没什么出息的窝囊废,要么是孟浪这种有着花花肠子的二世祖,仗着家里有点儿钱勾搭这个撩撩那个,不是个正经人,这辈子估计也就这般模样了,将来不会有什么大出息。

    她看不上的人,为什么要对他们有好态度?

    陪他们浪费宝贵的时间么。

    呵呵……他们也不撒泡尿照照自己,看看自己配不配。

    不过,这次赵真真对孟浪改观了。

    从她进罐头加工厂到现在,孟浪不仅对她温声细语,各种贴心照顾,还在那些工人面前给足了她面子。

    那种感觉好像孟浪是这家工厂的老板,而她是老板娘一般。

    从心底迸发出的优越感让赵真真觉得特别新奇,这是她有生以来,第一次有这种体会。

    实在是太爽了!

    赵真真比起同村的女孩子来,确实算富养。

    因为在这个年代,大多数村民的思想还比较传统,村里重男轻女的现象比较普遍,尤其是比别的村还要贫穷落后的易水村,重男轻女的现象更严重。

    村民们在地里刨食,那都是耗费力气的活儿,而男人天生比女人力气大,所以地里的农活儿也是以男劳力为主。

    再加上传宗接代的思想,男人的地位比女人的地位高的多。

    这种现象还不是后天形成的,而是从男人出生起就存在。

    男孩儿到了上学的年纪,但凡日子能过的下去的家庭,会供他们上学读书,他们想学什么手艺,家里就算是砸锅卖铁也会鼎力支持。

    而且生活上,也都是以男孩儿为重,家里有个鸡蛋有碗细白面条或是菜里有几片肉,那都是可着男孩儿吃。

    还有冬天御寒的衣服,家里所有人都可以不穿,但男孩儿必须得穿暖和了。

    女孩子就没有那么好的待遇。

    别说上学读书学手艺这种费钱的事儿,就是连基本的温饱都难以保障。

    男孩儿们能吃细白面条,还能有肉有菜,女孩儿们有块红薯,有几根野菜就已经算不错的了。

    吃不饱怎么办?

    没人会考虑这个问题,家家户户都这样过,谁家也不会把女孩子太当回事儿。

    长期营养不良会影响发育,女孩儿们能长好了才怪。

    所以村里的女孩儿大多不如城里的女孩儿个子高,也没人家好看,更没人家水灵。

    村里人一般都是让女孩儿们在家里帮着洗洗衣服做做饭,顺便照看一下弟弟妹妹们,等她们到了结婚的年纪,便找个合适的人家嫁了,换一笔彩礼,给没结婚的哥哥或者弟弟娶媳妇儿用。

    至于女孩儿嫁人之后,会不会过得不幸福,会不会因为没有一技之长不能挣钱被婆家人看轻刁难。

    根本没人管,也管不了。

    家家户户都穷的叮当响,也都有好几个孩子,本事就那么大,管了女孩儿,家里的男孩儿怎么办?

    放弃不管么,那肯定不行。

    守旧的思想认为,家里的男孩儿无论到了什么时候都比女孩儿重要,男孩儿可以传宗接代,可以给父母养老,可以给家里顶起一片天,女孩儿们行么?

    她们嫁了人那就是别人家的了,碰上有良心的有能力的还能照拂一番家里,但也顶多是照拂,像儿子一样给养老,就算女孩儿们愿意,她们嫁的男人也不愿意。

    所以,村里的女孩儿们大多过得并不幸福,小时候在家里不被重视,吃不饱穿不暖还得干各种家务活儿,碰上了调皮蛋惹事儿生非的哥哥或弟弟,还得替他们顶锅。

    不仅不能像男孩儿们一样读书识字,想学个手艺也不成,但凡需要花钱的她们都不可以参与。

    若是能不愁吃不愁穿也行啊,可她们吃不饱穿不暖,只能算勉强活着罢了。

    期盼着以后能嫁进一个条件好点儿的人家,过上几天好日子。

    但她们自身条件也不够好,长相普普通通,身材平平无奇,大字不识一个,又没有一技之长挣不来钱,想要过几天安生日子,只能依靠嫁的男人。

    跟男人伸手要钱花,自然也得受男人以及他的家人给的气跟委屈。

    一边生着气受着委屈,还要操劳一大家子的家务活儿,洗衣做饭打扫卫生带孩子,伺候公婆维系姑姐妯娌,样样不能落。
    第(1/3)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