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3)页 林知瑜不可能放弃做辣白菜,这东西十几二十年后会非常受欢迎,如果她能提前做出来将其品牌化,以后的收益不可限量,还很有可能出口到其他国家。 所以林知瑜便自己琢磨着,鱼露到底能不能用别的代替。 林知瑜记得前世,她用过的鱼露是用小鱼虾为原料,经腌渍、发酵、熬炼之后变成一种像酱油一样的汁液,色泽呈琥珀色,味道带有咸味和鲜味。 辣白菜之所以那么好吃,鱼露是一种必不可少的调料。 林知瑜决定自己研究调味,经过她反反复复几十次试验之后,还真让她鼓捣出来了。 用鲫鱼做出来的酱油跟鱼露颜色上差不多,味道比鱼露更鲜,关键鱼露的保质期短,买来之后还得低温存放,打开之后得尽快用完。 她这鲫鱼酱油可不会轻易坏掉,当然,并非她厨艺高超,全因熬煮的时候用的是空间的泉水。 林知瑜把一大罐子鲫鱼酱油往两口大铁锅里各自倒了一半儿进去,搅合均匀之后,酱料红辣粘稠,看起来还挺像那么回事儿。 林知瑜用勺子将酱料舀到碗里尝了尝,味道完全可以,不比十几二十年后的差,她甚至考虑以后要不要卖辣白菜酱料呢,或者卖鲫鱼酱油也不错。 林知瑜感觉自己快钻钱眼里去了,什么钱都想赚一赚。 说起来还是这个年代的缘故,好多东西都还没出现,做第一个吃螃蟹的人肯定能挣大头。 但这时候人们的思想还特别保守,宁愿在一亩三分地里刨食,宁愿在国企工厂上班挣一份踏实工资,也不敢放开手脚大干一场。 一是家里不富裕,挣得钱勉强够家里开销,没有多余的钱干事业,二是都没那个勇气,不敢迈出那一步。 其实只是迈出那一步的时候难,等迈出去之后就会发现根本没有那么难。 过个十几年后,各种工厂如同雨后春笋一般冒出来,到时候竞争品一多,挣钱就没有那么容易了。 林知瑜管不了别人,她有这个优势,自然要充分发挥,将能挣的钱都挣到了,除了能给小豆包打下一片夯实的江山,还能照顾好家人,等退休之后她也有足够的钱养老,还能跟宋屿川这里那里旅游…… 林知瑜收回思绪,从容不迫地往锅里放上半盆韭菜段,搅合均匀了,这做辣白菜的酱料便算是完成了。 接下来,林知瑜把之前用盐腌制的白菜段用清水洗了好几遍直到把里面的盐洗干净,又放进干净蒸煮过的白布里,拧干白菜里的水分,将控干水的白菜重新放回到铁盆里,之前冒出尖来的白菜经过沙水拧干之后,只剩下多半盆。 林知瑜用勺子往里面舀了几勺酱料,酱料将每一块儿白菜都裹均匀,红辣辣的酱料包裹着嫩白鲜黄的白菜,看起来很有食欲。 林知瑜用筷子夹了一片让宋锦为尝了尝。 “好吃。” 宋锦为点头如捣蒜,辣椒的辛辣爽口,白菜的清甜,苹果跟梨的酸甜,还有鲫鱼酱油的咸香,白糖的甜滋滋,所有味道混合到一起,没有一丝杂乱,反而有秩序地层层递进,味蕾上接二连三地体会到不同味道,口感丰富在加上白菜本身的脆,确实是非常好吃。 宋家条件好,家里在吃食上也从来不会拘着小辈,饭馆里有什么新鲜的名菜,宋老爷子都会从饭馆里买来,给孩子们尝尝鲜。 所以,宋锦为从小到大吃过不少好东西,但他还从来不知道白菜还能做的这么多花样,还能做的这么好吃。 他吃过白菜豆腐炖粉条,吃过猪肉白菜馅儿饺子,还吃过乾隆白菜,像是今天早上的酸菜猪肉包,还有辣白菜别说吃,他也没见过。 还是问过林知瑜,他才知道原来早上肉包里的菜不是寻常的白菜,而是经过发酵之后的白菜。 发酵又是什么东西? 宋锦为脑袋里嗡嗡响,这些东西已经严重超出他的认知范围了,他实在是搞不懂,但他愈发敬佩林知瑜。 越相处越发现她会的新奇东西特别多,好多都是他没听过没见过的。 宋锦为觉得自己以前的日子都白过了,若是早一点儿遇到林知瑜该多好。 他朝林知瑜竖起大拇指,“瑜瑜姐,你可真行,一个白菜都能做的那么好吃,比乾隆白菜好吃多了。 这辣白菜干吃都那么好吃,若是配上白粥或者白面条,肯定会更好吃。” 林知瑜笑了笑,“这辣白菜不仅能配白粥白面条,还能做辣白菜汤,做辣白菜海鲜饼,还有辣白菜烤肉,把上好的五花肉烤的焦黄油滋滋的,配上酸辣甜咸的辣白菜,那味道……” 那味道一定很香! 宋锦为咽了咽口水,光听就觉得一定会好吃。 “瑜瑜姐,晚上吃烤肉跟辣白菜吧,还有你说的那啥辣白菜汤。” 他都忍不住开始期待晚上的到来。 林知瑜:…… 刚才还说要吃乾隆白菜的,这会儿怎么就变了? 果真还是孩子心性。 不过,这也不是什么大事儿。 林知瑜点头应了,“没问题。” 她觉得按着现在的进度下去,估计天黑也做不了多少,于是便让林母骑车回村里喊人过来帮忙。 原本村里就有好多想来蔬菜基地上班的妇女们,这些人要么是奶奶辈的,干不了细致活儿,要么是生了孩子家里没人帮忙看的年轻女人。 林知瑜早就让林母雇人干活儿,林母前些天倒是选了几个老实本分,干净麻利还能干活儿的女人。 不过林母并没有直接安排她们来干活儿,想着等林知瑜回来把把关,担心自己看走了眼,招一些不好的人过来,到时候帮不上忙就算了,怕给闺女惹了麻烦。 别人只知道林知瑜这买卖越做越大,干的事业也多,弄这个用那个,经手的事业都发展起来了,好像挣钱特别容易一样。 但林母知道,她闺女有今天的成绩,那都是一步一个脚印走出来的,熬了多少夜,又干了多少活儿?为了送鲫鱼经常忘了吃饭。 第(2/3)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