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3)页 陈村长很快就把这股子郁闷抛到了脑后。 他也知道自己提出来的这个价格远高于平时卖价,林知瑜又不是傻子,出去一打听便什么都清楚了。 陈村长只是想帮村民们将果树苗卖个好价钱,他又不是什么黑心摊贩,死命地逮住一只羊薅,再说了这又不是一锤子买卖,以后林知瑜继续扩大水果种植,那到时候不还得买他们家的果树苗吗? 等林知瑜发展壮大之后,可以跟她谈谈把他们村子当成水果种植试验点,双方进行合作,这样以后他们就不用卖果树苗了,种出来的水果有销路也能卖不错的价格。 陈村长总觉得一直卖果树苗并不是长远之计,孙庄的地虽然适合种果树,但种几茬儿果树苗之后,地里的营养成分估计就会被消耗干净,这么下去卖不了几年的果树苗,地里便再也种不出东西来了。 陈村长是想村子能发展起来,村民们家家户户不说奔小康,起码能解决温饱问题,但这事儿也不好弄,村民们思想守旧,能放弃种粮食改为种果树苗大抵是他们的底线了。 一棵树从育苗到长成果树苗需要一两年的时间,可从育苗到挂果少说也得三五年,三五年对村民们来说就意味着少赚一半的钱,再说卖果树苗上面还能勉强给找找销路,卖水果的话上面是不管的。 而且水果一熟熟一大批,零散卖不现实,卖不了多少天还不都得烂到地里,所以想要以后走卖水果这条路,必须找有实力的买家才行,像林知瑜这样的就非常不错。 听说她有罐头加工厂,以后发展好了多引进几条生产线做水果罐头,这样一来就需要太批的水果。 销路这不就打开了嘛。 陈村长有意结交林知瑜,所以也没敢往上提太多,怕惹人家不高兴,一挥手不要了。 前几天,上面给找的买家联系过他,说今年的果树苗用不了很多,又说别的地方也开始种果树苗,他又不是傻子,自然听得懂他们是什么意思,无非就是想把果树苗的价格再往下压一压嘛。 而且这几个买家像是提前商量好了,每一个过来都是这种说辞。 可原本的价格他们已经不挣钱了,勉强能维持温饱,若是这价格再往下压,他们真的一点儿赚头都没有,合着一年到头白干了不说,还赔进去不少。 县里给他们供种子,虽然价格便宜但不是无偿的,孙庄种果树苗的人家大多都把家里抵押了出去,若是果树苗种不成,或者太赔钱,县里不仅断供还要把房子收走。 到时候大伙连家都没了,都喝西北风去吗? 陈村长压力也挺大的,试图跟买家沟通一下,让对方不要把价格压的太狠,多少意思下也不是不行。 他快把嘴皮子磨破了,还花大价钱请对方吃饭,对方吃饱喝足之后,态度依旧强硬,铁了心地要狠压价,一副愿意卖就卖,不愿意卖他们立马就走的劲头。 苹果树苗一分钱一棵,梨树两分一棵,黄桃树三分一棵,这价格谁能接受? 陈村长为了这事儿也挺上火,嘴角起了好几个燎泡,也没拒绝死了,只说考虑几天给他们回信儿,他琢磨着实在不行就再去县里托托人找找关系,再找几个别的买家。 一年的心血就这么赔出去,他实在不甘心。 陈村长甚至动了自己出去找买家的念头。 这紧要关头,小林同志来了。 他在原价的基础上每棵果树苗提了三分钱,原本拉扯一番,心里预期能在原价的基础上高个一两分,他就特别满足了。 第(1/3)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