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十七章 风波起-《浴火八零年代》


    第(3/3)页

    相比于第一篇社论,这篇文章干脆就已经没有了任何遮掩。

    厂里的第一批订单任务已基本完成,楚凌微在前两日就已经远赴粤州,去跟她那新结交的姐妹交涉下一批订单业务。

    最初在一月份签订那批供货合同时,大概双方都没有意料到国外的反应会如此大。

    年前的货物到港后,健实集团那边一直压在仓库里,等过了年,便装船运到了海湾国家。

    考虑的是那边火热的夏季马上就要到了,算是打个提前量。

    可让人意外的是,当地的经销商刚刚把这种来自遥远国家的商品摆上货架,就被欧洲来的一伙人给抢购一空,经销商傻眼了,这是什么情况啊?

    实际上,相比于欧洲那边,健实集团的外销定价还是便宜了一大截,再加上产品外观实在是吸引小朋友,于是预计在海湾销售的产品,却意外热销到了欧洲。

    健实集团马上联系了红星电子这边,要求两个月之内给出两万台的货物。

    楚凌薇打来电话,就是为了这件事情。

    因为原本是要计划进行库存,以备旺季需要的。

    所以楚凌微不敢擅自做主,找张军商量,是否要接下这笔大订单。

    两人在电话里商量了一会儿,都觉得库存也是为了销,既然订单量加大,那么就当是销售旺季提前到来了。

    但是对于红星电子厂来说,两万台的订单量,两个月的交货日期,将是一个巨大的考验。

    楚凌微想要削减一半的订单量,这样两个月时间对于电子厂来说压力不大。

    但是张军没同意,他觉得两万台的订单量并不算多。

    张军之所以觉得两万台也能完成,是因为内部的产能还有一定的提高空间,这是其一,其二是他获得了一个很及时的消息。

    瑞光无线电的三个生产厂因产品积压严重,亏损越来越大,已经到了停工停产的地步。

    市里高度重视这件事情,经过多轮会议协商之后,准备以红星电子厂进行股份制改革蓝本,对瑞光无线电的三个分厂进行股份制改革。

    所以,很多人都从红星电子的成功中,看到了巨大的机会,早已摩拳擦掌,跃跃欲试。

    这里面就包括张军在内。

    当然,之前必须先解决眼前的问题。

    南淮日报的文章已经开始显现出它的威力。


    第(3/3)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