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3)页 “自然是各司其职,农民种自己的地,官员也租赁劳工种自己的地。” 朱标十分自然的回答道。 因为朱元璋就是这么教他的,大明朝的所有人,都应该各司其职。 只是,应该不等于会去做。 苏璟继续道:“那若是遇上了灾年呢?田地的产粮不足以纳税的时候,你是农民,又会怎么办?” “我” 朱标刚想回答朝廷会赈灾,但他意识到苏璟是让他从农民的角度出发,所以他噎住了。 “农民会将自己的地卖给官员,然后官员的地不需要交税,所以农民只需要上交少量的租子就行了。” 徐妙云的声音响起,她也在思考。 但马上她就意识到一个事情,补充道:“不对,轮不到灾年的时候,哪怕是正常年份,农民就可以将地投献给官员士绅,然后协商好一个比税收更低的租金。” “这样,地是官员士绅的,不用交税,农民交给官员士绅的租子又比之前少,对他们来说,都赚了!” “苏先生,我说的对不对!” 徐妙云兴奋的朝着苏璟说着,像是一个亟待表扬的学生。 苏璟也是立刻满足了她,夸赞道:“说的非常对!” 朱标却是直接懵住了。 因为徐妙云的话,终于让他明白了,苏璟到底是什么意思了。 贪官污吏的事情,和这个一比,确实只是小事了。 下一代皇帝,下下代皇帝,当官的只会越来越多,还有各种世袭的爵位,赏赐给皇子的土地。 这些,都是免税赋徭役的。 而且,这是无法避免的事情。 如今天下初定,百废待兴,大明需要休养生息,粮食税自然低。 但之后,粮食税必然会慢慢增加。 而纳税的人,只会越来越少。 在这过程中,自然是少不了苏璟曾经说过的土地兼并。 大明的财富,不断的向那些地主阶级累积,农民则是越发的穷困。 当生计都无法维持的时候,便只有造反一条路了。 大明,似乎又在走向灭亡的路上了。 第(2/3)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