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14章 南特主教堂-《法兰西1794》


    第(2/3)页

    事实上,这是安德鲁与穆尔丹神父秘密协议的一部分,那是后者协助共和国与旺代天主教会达成和解之后,安德鲁就正式任命穆尔丹神父,作为共和国的官方特使,代表法兰西政-府与他本人,出访罗马天主教廷,并拜访教皇庇护六世。

    为此,国民公会也通过了安德鲁提交的针对恢复天主教会的两项基本原则:有条件准许法国各地教堂的开放,但必须获得当地政-府教务委员会的批准;取缔之前迫害“不宣誓教士”的各种法令,允许流亡教士回国,但反对共和国的,不在此赦免之列。

    此外,巴黎与法国各级政-府不再反对教士恢复传统的“礼拜日”。事实上,安德鲁对于那种花里胡哨,又没什么屌用的“共和新历”,早就感到极度厌烦了,只是眼下还不是恢复旧历的时候。

    临行前,安德鲁交给担当宗教特使的穆尔丹神父一份协议文本,这份协定是由安德鲁亲自起草,并得到了国民公会代表的集体认可,属于共和国国家意志的体现。该协议规定:

    首先,罗马教皇需要承认天主教为法国大多数人信奉的宗教,承认宗教信仰的自由原则。

    接着,该协定也规定天主教会从属于法兰西,为国家服务。至于大主教、主教和首席教士(本堂神父),均由中-央政-府任命,并由罗马教皇及教会正式授予宗教职位。还有,所有教士必须向共和国(执政官)宣誓效忠。

    此外,在大革-命时期没收的教会财产和土地,一律都不予归还。而且教会过去征收的“什一税”不准恢复。那些对普通民众毫无意义的修道院,将会严格控制,但教会医院除外。

    在最后,安德鲁承诺自由的法兰西将在适当的时候,以金钱等其他方式补偿神职人员的私人财产损失。

    ……

    还未看完安德鲁交给自己的这份协议文本,穆尔丹神父就已经皱起了眉头。作为法国人,他非常理解共和国政-府的做法,各个条款都是保障法国的国家利益;但作为圣职者,他就不能不考虑罗马教廷与教皇对此的严重抵触情绪。

    “安德鲁,与其说这是一份国家与宗教的协议书,还不如称之为法兰西对罗马教皇下达的一份哀的美敦书。”穆尔丹神父如实说道。

    “没错,神父…公民,”安德鲁采取了一个不伦不类的称呼,他说:“无论罗马之行成果如何,等你重返巴黎的时候,我将授权你在巴黎组建一个教务工作委员会,管理全法国的宗教教务。至于工作性质,类似于梵蒂冈枢密院。”

    法国执政官的目的很简单且明确,就是效仿都铎王朝第二位英格兰国王亨利八世那般,保存上帝和天主教会,并通过一个自治性质的教务委员会,来切断罗马教廷对法兰西共和国的束缚。

    不仅如此,安德鲁还未雨绸缪,做好了针对天主教廷和罗马教皇的第三套方案。那就是凭借共和国的强横武力,让天主教会与罗马教皇彻底屈服,继而全盘接受这份1795年的《政教协定》。

    于是,安德鲁还提前放出了拿破仑-波拿巴,令其前往意大利军团报道,授权他指挥一个相当于小半个军团实力的混编师团。

    另一个时空里,就是拿破仑指挥他的意大利军团,将罗马教皇打得跪下喊法国爸爸。那位一直不服输的庇护六世也被共和国擒获,最后还死在了被俘期间,罗马天主教也因此长期无人掌管。

    历史上,被誉为“天主孝子”的法国,其当权者囚杀教皇一事,就没少做,而且一次比一次胆子大。

    公元1303年,全副武装的法军闯入了罗马教廷的会议大厅(枢密院),将教皇卜尼法斯八世带回法兰西审判。这就是著名的“阿维农之囚”。两年后,法王腓力四世扶持了新的教皇继位,即克雷芒五世。

    既然有了前车之鉴,等到共和国-军队征服了欧洲大陆的所有天主教国度,尤其是奥地利与南德意志诸侯国之后,安德鲁也可以效仿法王腓力四世,扶植一位法国籍的罗马教皇。

    在穆尔丹神父离开巴黎,前往罗马的长途马车上,安德鲁毫不隐晦的谈及了法王腓力四世与教皇克雷芒五世的故事。

    要说穆尔丹神父不心动,那是不可能,至少安德鲁留意到老神父那原本清澈见底的眼睛里居然发出一丝精光。那是对权力的贪欲,身为上位者的安德鲁见得多了。
    第(2/3)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