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百一十九章 日讲-《这个书生有点凶》


    第(2/3)页

    陈安晏淡淡说道:“读的目的在于记,下官早已熟记在胸,自然不必再读!”

    其实,像《大学》、《尚书》这类书并不是陈安晏喜欢的类型。

    不过当初为了打发时间倒也读过两遍,以他过目不忘的本事,自然早就能倒背如流。

    所以他如今这么说倒也不是在夸大其词。

    宇文德荣有些吃惊,再次问道:“你是说,这《大学》你都记下了?”

    这《大学》的字数虽不及《礼记》,但也有两千余字。

    在他看来,以陈安晏这样的年纪,背上三五百字的文章已经殊为不易,更何况是《大学》这样的典籍。

    陈安晏微微点了点头。

    不过他看宇文德荣的脸色,似乎并不相信,只是碍于情面,并没有要求他背。

    他扭头一看,见到李彧也一脸狐疑的看着自己。

    李彧自然也不太相信陈安晏所说。

    因为他自己也在背诵这些文章,其困难他自然十分清楚,经常是背了后面忘了前面,背了前面又忘了后面。篳趣閣

    他知道陈安晏聪明,还会武功,不过对此,他还是有些怀疑。

    陈安晏无奈的摇了摇头,清了清嗓子:“大学之道,在明明德,在亲民,在止于至善。知止而后有定,定而后能静,静而后能安,安而后能虑,虑而后能得。物有本末,事有终始,知所先后,则近道矣……”

    在陈安晏将《大学》全文都背下之后,他明显的感觉到了宇文德荣和李彧的吃惊。

    不过李彧在吃惊之余,再看向宇文德荣的时候却甚至有一丝得意!

    宇文德荣放下了书本,却没空去看李彧,而是细想了片刻,取了其中一段,让陈安晏解读。

    在他看来,陈安晏虽能一字不差的背下来,最多也只是记性远超同龄之人,他不相信陈安晏能理解其中的意思。

    可谁知陈安晏不仅答出来了,甚至还答的十分完整和透彻。

    如此一来,宇文德荣也有些坐不住了。

    他再次提了几个问题,而陈安晏不仅对答如流,甚至还能引经据典。

    按照宇文德荣的看法,这是在科考,陈安晏必定能够高中!

    不过他实在有些无法理解。

    像陈安晏这样的“神童”,为何之前一点名声都没有!

    在宇文德荣为官这么多年里,他早年间也曾在地方任过学政之职,所见过的聪明少年也不在少数。

    甚至也曾见过在十五岁就中举的天才!

    但事实上,他心里也很清楚,大梁地大物博,能在十五岁中举,这样的天才可以说百年难得一遇。

    其实大部分所谓的“神童”都是夸大其词,要么是作了几个狗屁不通的对子,要么是“借鉴”了几句诗词,再有就是背上几篇文章典籍。

    但只要细细一问,都会漏出马脚。

    这些人这么做,无非就是为这些所谓的“神童”博一个名声,因为在科考之时,名望对于这些人来说,也是一个极为重要的条件。

    宇文德荣为官多年,自然也十分清楚其中的门道。

    正所谓可怜天下父母心,只要有一丝机会,这些父母都会为自己的孩子创造成名的条件。

    因此在宇文德荣看来,陈安晏有如此学识,根本不可能到今天还默默无闻。

    他倒是听说苏州府有个所谓的“神童”,但那首“一片两片三四片”的诗,在他看来根本都算不上是诗!

    看到宇文德荣听了自己的回答之后,一直没有说话,而且脸色似乎也有些变化,陈安晏皱了皱眉问道:“宇文大人,莫非是下官所答有误?”

    他深居简出,对于自己的“聪明”也还没有一个特别清晰的认识。
    第(2/3)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