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17章-《弹幕被漂亮后妈看到后[七零]》


    第(1/3)页

    姜舒兰看到周中锋的表情,就明白了,她把信递过去,“你看看后面一句。”

    等周中锋看完了。

    姜舒兰故意问他,“咱们要给爸妈准备干海货,干果干吗?”

    她这是故意问的。

    问的也是周中锋的心结,他一直都是不和父母来往。

    更是一直保持着一种心态,父母给钱他接着,将来也肯定会给父母养老。

    只是,除此之外,他们之间似乎再也没有了其他的交流。

    姜舒兰不说,去改变他们之间的相处方式,但是她觉得亲人之间,最起码的关心和爱护还是要有的。

    人这一辈子,只要不留遗憾,她也不想周中锋将来有遗憾。

    听到姜舒兰这个问题,周中锋沉默了下,“准备吧!”

    “把他们这次的寄过来的钱,全部换成货,我去找火车给他们送过去。”

    这话,让姜舒兰忍不住笑了,能同意就好,能同意,代表着双方的关系还有缓和的余地。

    其实,她也看出来,公婆那边和周中锋的关系说不上好。

    这全程三页信,提到周中锋的几率,几乎是微乎其微,更甚至,提到的两次,都跟她有关系。

    让周中锋伺候她,给她做饭照顾她。

    除此之外,整封信上面,再也没有了周中锋的任何消息。

    姜舒兰笑了笑,“如果爸妈知道,这件事是你牵头做的,他们肯定会很高兴。”

    周中锋脸上有些不自在,“我先去找下人,联系下货。”

    姜舒兰点头,“那成你去,我这边也去联系人,我们双方一起行动,能多弄点货就多弄点,早点把东西寄过去,他们也能早点吃上。”

    顿了顿,她想得更多。

    姜舒兰摸着下巴沉思,“周中锋,我觉得比起找货,更重要的是让这次的收购,变得合理性,合规性,并且能够上得了台面,不会违规,不会被举报。”

    她这话一说,周中锋立马就懂了。

    舒兰说的这个,才是最难办的。

    周中锋沉吟,“这样,我先去开证明,争取让单位对单位对接,而我们成为中间的负责人。”

    这样,就不是投机倒把,私人买卖了。

    姜舒兰觉得这个办法可行,“那行,你去准备手续问题,我去联系货。”

    周中锋有些担忧地看着姜舒兰肚子。

    姜舒兰轻轻地拍了拍,“还有三个月才卸货呢,没啥好担心的。”

    “你别勉强。”

    周中锋低声道。

    等他离开后。

    姜父和姜母之前不敢问的话,便敢问出口了,“中锋,是不是和他父母关系不好?”

    语气带着几分试探。

    姜舒兰没有多说,她轻轻地嗯了一声,“他从小没有和父母一起生活过。”

    一句话,概括了周中锋前面二十五年的人生。

    这话,让姜父和姜母都跟着沉默了下去。

    姜母忍不住叹了口气,“这孩子小时候怕是过得苦。”

    没有爹娘在身边的日子,就是被欺负了,也没人出头。

    至于吃饱穿暖,更是没人关心。

    姜父看得更广一些,他低声道,“亲家无愧于国家,但是却愧于孩子啊!”

    当父母的,把孩子丢一旁,不管不顾二十多年。

    不管有天大的缘由,他们都对不起孩子。

    他们顾了大家,却没顾上小家。

    过去的事情,已经过去了。

    姜舒兰不太想继续这个话题,因为过去,对于周中锋来说是一件伤心事。

    她朝着姜父姜母道,“爹娘,你们在家,我去找下丽梅,问下果干和干海货的事情。”

    这些东西,找当地人是最方便的。

    当地家家户户都屯得有。

    姜舒兰想着,能收多少就收多少,实在是收不了,就去山上摘芒果。

    这个季节,漫山遍野的芒果,香蕉,荔枝,番石榴,吃不上去的。到最后一阵台风下来,全部落在地上,和泥土为伴。

    不是海岛人浪费,而是真的吃不完。

    海岛本地人本来就少,地广人稀,再加上这边气候的原因,漫山遍野的果子树。

    有些芒果树上百年了,丰收年的时候,大树一棵能产一千多斤,就是那些小树,也有几百斤。

    就是当饭吃,大家也吃不完。

    听到姜舒兰这话,姜母看向姜舒兰的肚子,“你这?”
    第(1/3)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