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六十一章 高炉到货-《我的老婆是工程师》


    第(2/3)页

    九月初,大明把马红军请到办公室,他要宣布自己的想法,当然杨桃也在。

    “马叔,我想咱们或许可以借用炼钢厂的工人,咱们也给他们发工资,而本质上他们是炼钢厂的人,这样就不会担心工作不保了吧。”

    马红军觉得这个办法可以一试,“也好,咱们再去一趟。问题的关键就是工人怕咱们的繁荣只是昙花一现,还是怕丢了铁饭碗啊。”

    大明又问了杨桃,她表示同意。职工最怕的事就是下岗,他们不是从一开始跟着德新集团奋斗的自然不知道德新集团的实力。下岗潮会在1997年总爆发,这小城市有个钢铁厂肯定是多余的,就算那群工人不想下岗也不行啊。

    在杨桃的记忆中,这座小城最终不是制造业城市,这里最缺乏资源,只有无尽的麦田,而后来增加p的方式实际是房地产。既然钢铁厂命中注定要关门,那么尽量夺取它的价值吧。

    大明没有耽搁,当即就和马红军去了。夏季的风扇卖的火热,机械厂的工人都得到了丰硕的奖金,现在小城的居民都知道了那个工厂效益很好。

    在金钱的诱惑下,很多人慢慢改变了看待那个私企的态度,毕竟没有钱是万万不能的。在潜移默化中量变逐渐变成质变,和钢铁厂的领导畅谈的很好,那些人也没有因为大明是孩子的身份而轻视他。

    三个高炉开始拆卸,预计一周内在德新机械厂的大厂房内安装完毕。钢铁工人是自愿式的,计划上抽调三十人,以机械厂的标准发放工资,以机械厂的标准发放奖金。钢铁厂工资三百多元,而德新机械厂甚至可达一千,两个厂子达成了协议,有关部门也承认该协议合法,瞬间引爆了工人们的热情。最终经过选举,三十位技术出众的工人过去了。

    一周的等待杨桃满心期待,只要高炉安装好就能做大规模铸造了。

    汝宁市的钢铁厂一直是加工粗钢的,因此耐火砖的级别不高。杨桃内心里保留着终极秘密,这是她原本时代,国家千辛万苦窃取的美国机密,掌握了该机密国家几乎能熔炼制造各种合金。

    三千多度的耐火材料,特种钢材的配方,她本身就是兵工厂的技术员,职业之便加上严重的好奇心使得她偷窥了这些机密,并且沦落此番境地还能将资料回忆起来。

    但是现在还不是把机密告诉国家的时刻,这种科技最好用在自己的工厂身上,等未来企业发达了自己造高炉,并涂抹上超时代的耐火泥,把科技化作大把的财富后再奉献祖国。

    在高炉装配进行时,马红军和众人迅速把型砂模具搞定。关于钢珠自动化生产线,大大小小的配件制造工艺的图纸已经交付。而生产原料直接来自炼钢厂,只是回炉罢了。

    随着第一锅铁水的浇铸,全体人员沸腾了!这一刻杨桃和大明很镇静,这只是刚刚开始。于朝阳和张红梅负责电路,这个才是机器生产的关键。
    第(2/3)页